• 00:00 1.
    index 1
  • 00:03 2.
    7.〈孤兒行〉孤兒生,孤子遇生,命獨當苦。父母在時,乘堅車,駕駟馬。父母已去,兄嫂令我行賈。南到九江,東到齊與魯。臘月來歸,不敢自言苦。頭多蟣蝨,面目多塵土。大兄言辦飯,大嫂言視馬。上高堂,行取殿下堂,孤兒淚下如雨。使我朝行汲,暮得水來歸。手爲錯,足下無菲。愴愴履霜,中多蒺藜。拔斷蒺藜腸肉中,愴欲悲。淚下渫渫,清涕累累。冬無複襦,夏無單衣。居生不樂,不如早去,下從地下黃泉。春氣動,草萌芽。三月蠶桑,六月收瓜。將是瓜車,來到還家。瓜車反覆。助我者少,啖瓜者多。願還我蒂,兄與嫂嚴,獨且急歸,當興校計。亂曰:里
  • 11:43 3.
    4.〈薤露〉薤上露,何易晞!露晞明朝更復落,人死一去何時歸?〈蒿里〉蒿里誰家地?聚斂魂魄無賢愚。鬼伯一何相催促,人命不得稍踟躕!6.〈東門行〉出東門,不顧歸,來入門,悵欲悲。盎中無斗米儲,還視架上無懸衣。拔劍東門去,舍中兒母牽衣啼:「他家但願富貴,賤妾與君共餔糜!上用倉浪天故,下當用此黃口兒。今非!」「咄!行!吾去爲遲!白髮時下難久居。」
  • 11:44 4.
    2.〈有所思〉有所思,乃在大海南。何用問遺君,雙珠玳瑁簪。用玉紹繚之。聞君有他心,拉雜摧燒之!摧燒之,當風揚其灰,從今以往,勿復相思!相思與君絕!雞鳴狗吠,兄嫂當知之。妃呼狶!秋風肅肅晨風飔,東方須臾高知之!3.〈上邪〉上邪!我欲與君相知,長命無絕衰。山無陵、江水為竭、冬雷震震、夏雨雪、天地合,乃敢與君絕!
  • 11:44 5.
    1.〈戰城南〉戰城南,死郭北,野死不葬烏可食。為我謂烏:「且為客豪!野死諒不葬,腐肉安能去子逃?」水深激激,蒲葦冥冥。梟騎戰鬥死,駑馬徘徊鳴。梁築室,何以南?何以北?禾黍不穫君何食?願為忠臣安可得?思子良臣,良臣誠可思。朝行出攻,暮不夜歸!
  • 11:45 6.
    4. 標誌敘事詩之成熟。敘事詩指敘述有關人物、事件、情節內容的作品,《詩經》中已有,但至漢樂府才「成熟」。 如〈東門行〉、〈陌上桑〉等不但有完整的故事,而且還有對話來展開情節。5. 樸實無華語言風格。
  • 11:45 7.
    (二)、成就繼承《詩經》寫實精神,反映社會生活。2. 奠定社會諷諭詩之傳統,一直到元稹、白居易的「新樂府運動」都是承繼此傳統。3. 突破四言正體,促進五言詩發展。早期樂府多雜言形式,晚期出現比較多整齊的五言詩作,五言詩這種流行的新詩體,可以說是在漢樂府歌詩中漸漸孕育而成的。
  • 11:46 8.
    4. 內容: a. 征戰繇役之苦 b. 惡吏豪強之諷 c. 貧困孤苦之哀 d. 愛情婚姻之情 e. 生命無常之悲
  • 11:46 9.
    三、樂府之特色及成就(一)、特色1. 乃采集民間歌謠,經宮廷文人加工潤色而成,為集體創作之作品。2. 表達民間之心聲,反映漢代現實的社會人生,敘事性強。3. 個人抒情意味濃厚,內涵情境「世俗生活化」,語言口語化。
  • 11:47 10.
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• 11:47 11.
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• 11:48 12.
    ** after 第八講 漢代詩歌-彩色版.ppt
  • 12:02 13.
    (三)、相和歌辭、清商曲辭1. 保存較多漢代民歌。2. 絲竹和鳴,雅俗並奏,故謂之相和歌辭。3. 樂府詩集分為九類:相和六引、相和曲、吟嘆曲、四弦曲、平調曲、清調曲、瑟調曲、楚調曲、大曲。其中平、清、瑟三調,《宋書.樂志.三》稱為清商三調,《樂府詩集》則稱為相和三調,併入相和歌辭,但仍以此三調為清商之祖。4. 〈薤露〉、〈蒿里〉、〈陌上桑〉、〈東門行〉、〈孤兒行〉
  • 12:16 14.
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• 13:35 15.
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• 14:43 16.
    三、樂府之特色及成就(一)、特色1. 乃采集民間歌謠,經宮廷文人加工潤色而成,為集體創作之作品。2. 表達民間之心聲,反映漢代現實的社會人生,敘事性強。3. 個人抒情意味濃厚,內涵情境「世俗生活化」,語言口語化。
  • 17:04 17.
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• 17:04 18.
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• 17:05 19.
    (三)、相和歌辭、清商曲辭1. 保存較多漢代民歌。2. 絲竹和鳴,雅俗並奏,故謂之相和歌辭。3. 樂府詩集分為九類:相和六引、相和曲、吟嘆曲、四弦曲、平調曲、清調曲、瑟調曲、楚調曲、大曲。其中平、清、瑟三調,《宋書.樂志.三》稱為清商三調,《樂府詩集》則稱為相和三調,併入相和歌辭,但仍以此三調為清商之祖。4. 〈薤露〉、〈蒿里〉、〈陌上桑〉、〈東門行〉、〈孤兒行〉
  • 17:05 20.
    (二)、鼓吹曲辭、橫吹曲辭1. 為胡樂,屬漢世新聲。2. 橫吹曲辭漢世歌辭全亡,鼓吹曲辭僅存鐃歌十八曲,有全可解,也有半可解或全不可解者。 因古樂錄皆大字是辭,小字是聲,流傳傳抄,聲辭相雜,文意遂不可解。3. 鐃歌為軍中所用,內容包含甚廣,有戰爭、愛情、歌功頌德等。因為是胡樂,故風格較激越悲壯。4. 〈戰城南〉、〈有所思〉、〈上邪〉。
  • 17:06 21.
    (三)、相和歌辭、清商曲辭1. 保存較多漢代民歌。2. 絲竹和鳴,雅俗並奏,故謂之相和歌辭。3. 樂府詩集分為九類:相和六引、相和曲、吟嘆曲、四弦曲、平調曲、清調曲、瑟調曲、楚調曲、大曲。其中平、清、瑟三調,《宋書.樂志.三》稱為清商三調,《樂府詩集》則稱為相和三調,併入相和歌辭,但仍以此三調為清商之祖。4. 〈薤露〉、〈蒿里〉、〈陌上桑〉、〈東門行〉、〈孤兒行〉
  • 17:07 22.
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• 17:08 23.
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• 17:09 24.
    三、樂府之特色及成就(一)、特色1. 乃采集民間歌謠,經宮廷文人加工潤色而成,為集體創作之作品。2. 表達民間之心聲,反映漢代現實的社會人生,敘事性強。3. 個人抒情意味濃厚,內涵情境「世俗生活化」,語言口語化。
  • 18:01 25.
    4. 內容: a. 征戰繇役之苦 b. 惡吏豪強之諷 c. 貧困孤苦之哀 d. 愛情婚姻之情 e. 生命無常之悲
  • 19:07 26.
    (二)、成就繼承《詩經》寫實精神,反映社會生活。2. 奠定社會諷諭詩之傳統,一直到元稹、白居易的「新樂府運動」都是承繼此傳統。3. 突破四言正體,促進五言詩發展。早期樂府多雜言形式,晚期出現比較多整齊的五言詩作,五言詩這種流行的新詩體,可以說是在漢樂府歌詩中漸漸孕育而成的。
  • 21:54 27.
    4. 標誌敘事詩之成熟。敘事詩指敘述有關人物、事件、情節內容的作品,《詩經》中已有,但至漢樂府才「成熟」。 如〈東門行〉、〈陌上桑〉等不但有完整的故事,而且還有對話來展開情節。5. 樸實無華語言風格。
  • 23:45 28.
    index 2
  • 25:20 29.
    一、淵源
  • 27:05 30.
    如《漢書》中所載:○漢高祖戚夫人〈戚夫人歌〉子為王,母為虜,終日舂薄暮,相與死為伍。相離三千里,當誰使告汝?○〈李延年歌〉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。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寧不知傾城與傾國,佳人難再得。
  • 40:24 31.
    一、淵源
  • 40:31 32.
    如《漢書》中所載:○漢高祖戚夫人〈戚夫人歌〉子為王,母為虜,終日舂薄暮,相與死為伍。相離三千里,當誰使告汝?○〈李延年歌〉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。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寧不知傾城與傾國,佳人難再得。
  • 40:32 33.
    ○《漢書》卷72〈王貢兩龔鮑傳〉引俗諺 何以孝弟為?多財而光榮; 何以禮義為?史書而仕宦? 何以謹慎為?勇猛而臨官。○《漢書》卷275〈五行志〉成帝時歌謠 邪徑敗良田,讒口亂善人。 桂樹華不實,黃爵巢其顛。 故為人所羨,今為人所憐。
  • 43:47 34.
    a. 可見漢初幾十年間,民間的謠諺自然地傾向五言的句子。b. 武帝成立樂府後,蒐集各地歌謠,今存之相和歌辭,如〈江南可採蓮〉、〈雞鳴長歌行〉、〈相逢行〉、〈步出夏門行〉、〈折楊柳行〉、〈豔歌行〉、〈長歌行〉等,皆是極純熟的五言歌辭,這些歌辭雖然年代無法考証,但其中應有部份是武帝時所採錄的。再由民間歌詩,影響詩人,因而有五言詩的產生。2. 東漢之世,因樂府民歌盛行五言,五言詩進展神速。
  • 46:24 35.
    〈西門行〉本辭 出西門,步念之:今日不作樂,當待何時?逮為樂,逮為樂,當及時。何能愁怫鬱,當復待來茲。釀美酒,炙肥牛,請呼心所歡,可用解憂愁。人生不滿百,常懷千歲憂。晝短苦夜長,何不秉燭遊?遊行去去如雲除,弊車贏馬為自儲。〈生年不滿百〉—古詩十九首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,常懷千歲憂。晝短夜苦長,何不秉燭遊?為樂當及時,何能待來茲?愚者愛惜費,但為後世嗤。仙人王子喬,難可與等期。後一首顯由前一首改編,〈西門行〉雖以五言為主,但仍雜有五、七言,純為民歌本色。後一首乃純五言,句法整齊。
  • 57:47 36.
    index 3
  • 索引
  • 筆記
  • 討論
  • 全螢幕
文學史1111114
長度: 57:52, 瀏覽: 397, 最近修訂: 2022-11-14
    • 00:00 1.
      index 1
    • 00:03 2.
      7.〈孤兒行〉孤兒生,孤子遇生,命獨當苦。父母在時,乘堅車,駕駟馬。父母已去,兄嫂令我行賈。南到九江,東到齊與魯。臘月來歸,不敢自言苦。頭多蟣蝨,面目多塵土。大兄言辦飯,大嫂言視馬。上高堂,行取殿下堂,孤兒淚下如雨。使我朝行汲,暮得水來歸。手爲錯,足下無菲。愴愴履霜,中多蒺藜。拔斷蒺藜腸肉中,愴欲悲。淚下渫渫,清涕累累。冬無複襦,夏無單衣。居生不樂,不如早去,下從地下黃泉。春氣動,草萌芽。三月蠶桑,六月收瓜。將是瓜車,來到還家。瓜車反覆。助我者少,啖瓜者多。願還我蒂,兄與嫂嚴,獨且急歸,當興校計。亂曰:里
    • 11:43 3.
      4.〈薤露〉薤上露,何易晞!露晞明朝更復落,人死一去何時歸?〈蒿里〉蒿里誰家地?聚斂魂魄無賢愚。鬼伯一何相催促,人命不得稍踟躕!6.〈東門行〉出東門,不顧歸,來入門,悵欲悲。盎中無斗米儲,還視架上無懸衣。拔劍東門去,舍中兒母牽衣啼:「他家但願富貴,賤妾與君共餔糜!上用倉浪天故,下當用此黃口兒。今非!」「咄!行!吾去爲遲!白髮時下難久居。」
    • 11:44 4.
      2.〈有所思〉有所思,乃在大海南。何用問遺君,雙珠玳瑁簪。用玉紹繚之。聞君有他心,拉雜摧燒之!摧燒之,當風揚其灰,從今以往,勿復相思!相思與君絕!雞鳴狗吠,兄嫂當知之。妃呼狶!秋風肅肅晨風飔,東方須臾高知之!3.〈上邪〉上邪!我欲與君相知,長命無絕衰。山無陵、江水為竭、冬雷震震、夏雨雪、天地合,乃敢與君絕!
    • 11:44 5.
      1.〈戰城南〉戰城南,死郭北,野死不葬烏可食。為我謂烏:「且為客豪!野死諒不葬,腐肉安能去子逃?」水深激激,蒲葦冥冥。梟騎戰鬥死,駑馬徘徊鳴。梁築室,何以南?何以北?禾黍不穫君何食?願為忠臣安可得?思子良臣,良臣誠可思。朝行出攻,暮不夜歸!
    • 11:45 6.
      4. 標誌敘事詩之成熟。敘事詩指敘述有關人物、事件、情節內容的作品,《詩經》中已有,但至漢樂府才「成熟」。 如〈東門行〉、〈陌上桑〉等不但有完整的故事,而且還有對話來展開情節。5. 樸實無華語言風格。
    • 11:45 7.
      (二)、成就繼承《詩經》寫實精神,反映社會生活。2. 奠定社會諷諭詩之傳統,一直到元稹、白居易的「新樂府運動」都是承繼此傳統。3. 突破四言正體,促進五言詩發展。早期樂府多雜言形式,晚期出現比較多整齊的五言詩作,五言詩這種流行的新詩體,可以說是在漢樂府歌詩中漸漸孕育而成的。
    • 11:46 8.
      4. 內容: a. 征戰繇役之苦 b. 惡吏豪強之諷 c. 貧困孤苦之哀 d. 愛情婚姻之情 e. 生命無常之悲
    • 11:46 9.
      三、樂府之特色及成就(一)、特色1. 乃采集民間歌謠,經宮廷文人加工潤色而成,為集體創作之作品。2. 表達民間之心聲,反映漢代現實的社會人生,敘事性強。3. 個人抒情意味濃厚,內涵情境「世俗生活化」,語言口語化。
    • 11:47 10.
  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  • 11:47 11.
  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  • 11:48 12.
      ** after 第八講 漢代詩歌-彩色版.ppt
    • 12:02 13.
      (三)、相和歌辭、清商曲辭1. 保存較多漢代民歌。2. 絲竹和鳴,雅俗並奏,故謂之相和歌辭。3. 樂府詩集分為九類:相和六引、相和曲、吟嘆曲、四弦曲、平調曲、清調曲、瑟調曲、楚調曲、大曲。其中平、清、瑟三調,《宋書.樂志.三》稱為清商三調,《樂府詩集》則稱為相和三調,併入相和歌辭,但仍以此三調為清商之祖。4. 〈薤露〉、〈蒿里〉、〈陌上桑〉、〈東門行〉、〈孤兒行〉
    • 12:16 14.
  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  • 13:35 15.
  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  • 14:43 16.
      三、樂府之特色及成就(一)、特色1. 乃采集民間歌謠,經宮廷文人加工潤色而成,為集體創作之作品。2. 表達民間之心聲,反映漢代現實的社會人生,敘事性強。3. 個人抒情意味濃厚,內涵情境「世俗生活化」,語言口語化。
    • 17:04 17.
  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  • 17:04 18.
  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  • 17:05 19.
      (三)、相和歌辭、清商曲辭1. 保存較多漢代民歌。2. 絲竹和鳴,雅俗並奏,故謂之相和歌辭。3. 樂府詩集分為九類:相和六引、相和曲、吟嘆曲、四弦曲、平調曲、清調曲、瑟調曲、楚調曲、大曲。其中平、清、瑟三調,《宋書.樂志.三》稱為清商三調,《樂府詩集》則稱為相和三調,併入相和歌辭,但仍以此三調為清商之祖。4. 〈薤露〉、〈蒿里〉、〈陌上桑〉、〈東門行〉、〈孤兒行〉
    • 17:05 20.
      (二)、鼓吹曲辭、橫吹曲辭1. 為胡樂,屬漢世新聲。2. 橫吹曲辭漢世歌辭全亡,鼓吹曲辭僅存鐃歌十八曲,有全可解,也有半可解或全不可解者。 因古樂錄皆大字是辭,小字是聲,流傳傳抄,聲辭相雜,文意遂不可解。3. 鐃歌為軍中所用,內容包含甚廣,有戰爭、愛情、歌功頌德等。因為是胡樂,故風格較激越悲壯。4. 〈戰城南〉、〈有所思〉、〈上邪〉。
    • 17:06 21.
      (三)、相和歌辭、清商曲辭1. 保存較多漢代民歌。2. 絲竹和鳴,雅俗並奏,故謂之相和歌辭。3. 樂府詩集分為九類:相和六引、相和曲、吟嘆曲、四弦曲、平調曲、清調曲、瑟調曲、楚調曲、大曲。其中平、清、瑟三調,《宋書.樂志.三》稱為清商三調,《樂府詩集》則稱為相和三調,併入相和歌辭,但仍以此三調為清商之祖。4. 〈薤露〉、〈蒿里〉、〈陌上桑〉、〈東門行〉、〈孤兒行〉
    • 17:07 22.
      (四)、舞曲歌辭1. 東平王蒼〈後漢武德舞歌詩〉----雅舞(郊廟朝饗)2. 〈聖人制禮樂〉、〈公莫舞〉----雜舞(宴會用)(五)、琴曲歌辭1. 或錄自史傳,或為後世文人託古之作,膺品最多。
    • 17:08 23.
      (六)、雜曲歌辭1. 名稱:行、引、歌、謠、吟、詠、怨、歎。2. 內容兼收。3. 包括民間歌謠如〈孔雀東南飛〉,與文人作品,如張衡〈同聲歌〉、繁欽〈定情詩〉、辛延年〈羽林郎〉、宋子侯〈董嬌饒〉等,皆為成熟之五言詩。(七)、雜歌謠辭:掇拾史傳及小說中歷代歌謠,本不入樂。
    • 17:09 24.
      三、樂府之特色及成就(一)、特色1. 乃采集民間歌謠,經宮廷文人加工潤色而成,為集體創作之作品。2. 表達民間之心聲,反映漢代現實的社會人生,敘事性強。3. 個人抒情意味濃厚,內涵情境「世俗生活化」,語言口語化。
    • 18:01 25.
      4. 內容: a. 征戰繇役之苦 b. 惡吏豪強之諷 c. 貧困孤苦之哀 d. 愛情婚姻之情 e. 生命無常之悲
    • 19:07 26.
      (二)、成就繼承《詩經》寫實精神,反映社會生活。2. 奠定社會諷諭詩之傳統,一直到元稹、白居易的「新樂府運動」都是承繼此傳統。3. 突破四言正體,促進五言詩發展。早期樂府多雜言形式,晚期出現比較多整齊的五言詩作,五言詩這種流行的新詩體,可以說是在漢樂府歌詩中漸漸孕育而成的。
    • 21:54 27.
      4. 標誌敘事詩之成熟。敘事詩指敘述有關人物、事件、情節內容的作品,《詩經》中已有,但至漢樂府才「成熟」。 如〈東門行〉、〈陌上桑〉等不但有完整的故事,而且還有對話來展開情節。5. 樸實無華語言風格。
    • 23:45 28.
      index 2
    • 25:20 29.
      一、淵源
    • 27:05 30.
      如《漢書》中所載:○漢高祖戚夫人〈戚夫人歌〉子為王,母為虜,終日舂薄暮,相與死為伍。相離三千里,當誰使告汝?○〈李延年歌〉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。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寧不知傾城與傾國,佳人難再得。
    • 40:24 31.
      一、淵源
    • 40:31 32.
      如《漢書》中所載:○漢高祖戚夫人〈戚夫人歌〉子為王,母為虜,終日舂薄暮,相與死為伍。相離三千里,當誰使告汝?○〈李延年歌〉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。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寧不知傾城與傾國,佳人難再得。
    • 40:32 33.
      ○《漢書》卷72〈王貢兩龔鮑傳〉引俗諺 何以孝弟為?多財而光榮; 何以禮義為?史書而仕宦? 何以謹慎為?勇猛而臨官。○《漢書》卷275〈五行志〉成帝時歌謠 邪徑敗良田,讒口亂善人。 桂樹華不實,黃爵巢其顛。 故為人所羨,今為人所憐。
    • 43:47 34.
      a. 可見漢初幾十年間,民間的謠諺自然地傾向五言的句子。b. 武帝成立樂府後,蒐集各地歌謠,今存之相和歌辭,如〈江南可採蓮〉、〈雞鳴長歌行〉、〈相逢行〉、〈步出夏門行〉、〈折楊柳行〉、〈豔歌行〉、〈長歌行〉等,皆是極純熟的五言歌辭,這些歌辭雖然年代無法考証,但其中應有部份是武帝時所採錄的。再由民間歌詩,影響詩人,因而有五言詩的產生。2. 東漢之世,因樂府民歌盛行五言,五言詩進展神速。
    • 46:24 35.
      〈西門行〉本辭 出西門,步念之:今日不作樂,當待何時?逮為樂,逮為樂,當及時。何能愁怫鬱,當復待來茲。釀美酒,炙肥牛,請呼心所歡,可用解憂愁。人生不滿百,常懷千歲憂。晝短苦夜長,何不秉燭遊?遊行去去如雲除,弊車贏馬為自儲。〈生年不滿百〉—古詩十九首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,常懷千歲憂。晝短夜苦長,何不秉燭遊?為樂當及時,何能待來茲?愚者愛惜費,但為後世嗤。仙人王子喬,難可與等期。後一首顯由前一首改編,〈西門行〉雖以五言為主,但仍雜有五、七言,純為民歌本色。後一首乃純五言,句法整齊。
    • 57:47 36.
      index 3
    位置
    資料夾名稱
    陳恬儀
    發表人
    陳恬儀
    單位
    powercam.fju.edu.tw (root)
    建立
    2022-11-14 21:25:32
    最近修訂
    2022-11-14 21:43:49
    長度
    57:52
   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