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0:00 1.
    index 1
  • 01:55 2.
    壹、時代及文學環境
  • 06:19 3.
    (二)、南朝文學環境 社會繁榮,人才集中2. 士族門第的標榜和君主貴族愛好提倡3. 儒學持續衰微
  • 11:24 4.
    1.社會繁榮,人才集中: 1). 永嘉之亂,北方為胡人所據,中原士大夫紛紛南遷,人才集中。 2). 南朝朝代變換頻仍,但皆出於權臣「禪讓」,可免除大量的兵禍殺戮。
  • 12:09 5.
    2. 士族門第的標榜和君主貴族愛好提倡: 1). 南朝士族以文化修養相高,文學為其自我標榜和展現的重要方式,甚至出現如瑯邪王氏一門能文,「人人有集」的現象。由於士族文化是當時社會的文化指標,故即使出身寒門庶族的帝王,也不得不以此自勉。 2). 南朝君主、王侯有許多愛好獎勵文學者,廣納文學之士,形成許多文學集團外,於宴飲、朝會之中經常進行文學活動,有時連武夫也不得不參加,故崇尚文學成風。
  • 15:12 6.
    3. 儒學持續衰微: 儒學不再定於一尊,政教倫理思想不再約束文學,有助於文學的自由發展,作者紛紛追求賞心悅目的聲色之美。
  • 16:10 7.
    4. 對文學有正確認識: 1). 文學觀念演進至南朝,文學已能與儒術分庭抗禮,如宋文帝除了立儒學館外,也立了玄素學、史學、文學之館;宋明帝立了儒、道、文、史、陰陽五部學。 2). 昭明太子蕭統編撰《文選》,文學觀念更為清晰。 3). 文筆之辨:隱區分純文學與雜文學。 雖然劉勰、蕭繹等人對文、筆有不同的說法,但從這些討論中可以看出當時隱隱然已經在區分純文學與雜文學,並且有重文輕筆,也就是重純文學,輕雜文學的現象。
  • 18:09 8.
    ※文筆之辨:隱區有分純文學與雜文學。  a. 《文心雕龍.總術篇》: 今之常言,有文有筆。以為無韻者筆也,有韻者文也。 韻文為純文學; 無韻文類為雜文學。
  • 20:27 9.
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 古人之學者二,今人之學者有四。夫子門徒,轉相師受,通聖人之經者謂之儒,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之徒,止於辭賦,則謂之文。今之儒,博窮子史,但能識其事,不能通其理者,謂之學。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柏松,若此之流,汎謂之筆。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,謂之文。……筆,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筆端而已。至如文者,惟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唇吻迺會,情靈搖盪。
  • 23:53 10.
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 古人之學者二,今人之學者有四。夫子門徒,轉相師受,通聖人之經者謂之儒,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之徒,止於辭賦,則謂之文。今之儒,博窮子史,但能識其事,不能通其理者,謂之學。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柏松,若此之流,汎謂之筆。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,謂之文。……筆,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筆端而已。至如文者,惟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唇吻迺會,情靈搖盪。
  • 26:30 11.
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 古人之學者二,今人之學者有四。夫子門徒,轉相師受,通聖人之經者謂之儒,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之徒,止於辭賦,則謂之文。今之儒,博窮子史,但能識其事,不能通其理者,謂之學。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柏松,若此之流,汎謂之筆。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,謂之文。……筆,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筆端而已。至如文者,惟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唇吻迺會,情靈搖盪。
  • 27:54 12.
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文: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擅長的辭賦之類。  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。  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脣吻遒會,情靈   搖蕩。筆: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伯松。  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 筆端而已。 依蕭繹的說法,文是  文學              筆是  文學
  • 27:56 13.
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文: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擅長的辭賦之類。  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。  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脣吻遒會,情靈   搖蕩。筆: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伯松。  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 筆端而已。 依蕭繹的說法,文是純文學              筆是雜文學
  • 29:39 14.
    貳、文學發展狀況
  • 29:45 15.
    一、聲律說與唯美文學 (一)、唯美文學1. 太康以來,文學日益注意字句形式之美,尤以詩歌為然,雖於東晉稍有轉變,但南朝以後,其風復熾。2. 南朝對文學形式美刻意講究,勝過太康,相形之下,內容更顯空虛。故文學史家習慣稱南朝文學為唯美文學。3. 西晉文學極盛於太康,宋世文學極盛於元嘉,齊世文學極盛於永明。
  • 32:46 16.
    Slide 16
  • 36:03 17.
    (二)、聲律說的興起1. 聲韻之學始於魏、晉,對聲與韻有系統性的認識和整理。2. 四聲祕密的發現:佛經轉讀(以漢語詠經,並傳達其美妙音節)之風日盛,為求漢語配合梵文,故反切之學興起,而四聲亦告體認。3. 沈約以四聲應用於作詩,提倡「八病」說,一方面詩歌束縛加深,更一方面則更能表現詩人巧思。 1).四聲:平、上、去、入  平(一二聲)上(三聲)去(四聲)  入(閩南、客家方言保留-p -t -k者)
  • 43:22 18.
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• 46:16 19.
    index 2
  • 46:25 20.
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• 46:29 21.
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• 47:56 22.
    二上尾(或名土崩病) 上尾詩者,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。此病齊梁以前時有犯者,齊梁以來,無有犯者。此為巨病,若犯者,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。如: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雲齊。衰草蔓長河,寒木入雲煙。〔樓、齊;河,煙,同為平聲不同韻〕
  • 48:45 23.
    五大韻(或名觸地病)大韻詩者,五言詩若以新為韻。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鄰身陳等字,既同其類,名犯大韻。如:游魚牽細藻,鳴禽弄好音。 誰知遲暮節,悲吟傷寸心。〔禽與音心同為下平十二〕指五言诗兩句之内不能有與韻脚同一韻部的字。
  • 48:52 24.
    七傍紐(亦名大紐,或名爽絕病) 傍紐詩者,五言詩一句之中,有月字,更不得安,魚,元,阮,願,等之字。此即雙聲,雙聲即犯旁紐。亦曰,五字中犯最急,十字中犯稍寬。如此之類,是其病。如:魚游見風月,獸走畏傷蹄。(魚,月,獸,傷,并雙聲) 元生愛皓月,阮氏願清風。(阮,元,願,月,為一紐) 元氏云:傍紐者,一韻之內,有隔字雙聲也。
  • 48:54 25.
    二、詩賦之演變(一)、詩體1. 詩體:新體詩產生(唐人律詩之前身) 對偶:建安開始講究,太康時蔚為風尚 平仄韻律:永明聲律說後注重2. 五言八句受重視程度尤高於七言八句。當時五言詩的平仄格律符合唐律要求的作品已陸續出現,只是當時還不把這種韻律當成標準而已。
  • 48:55 26.
    七傍紐(亦名大紐,或名爽絕病) 傍紐詩者,五言詩一句之中,有月字,更不得安,魚,元,阮,願,等之字。此即雙聲,雙聲即犯旁紐。亦曰,五字中犯最急,十字中犯稍寬。如此之類,是其病。如:魚游見風月,獸走畏傷蹄。(魚,月,獸,傷,并雙聲) 元生愛皓月,阮氏願清風。(阮,元,願,月,為一紐) 元氏云:傍紐者,一韻之內,有隔字雙聲也。
  • 48:56 27.
    五大韻(或名觸地病)大韻詩者,五言詩若以新為韻。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鄰身陳等字,既同其類,名犯大韻。如:游魚牽細藻,鳴禽弄好音。 誰知遲暮節,悲吟傷寸心。〔禽與音心同為下平十二〕指五言诗兩句之内不能有與韻脚同一韻部的字。
  • 48:56 28.
    二上尾(或名土崩病) 上尾詩者,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。此病齊梁以前時有犯者,齊梁以來,無有犯者。此為巨病,若犯者,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。如: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雲齊。衰草蔓長河,寒木入雲煙。〔樓、齊;河,煙,同為平聲不同韻〕
  • 48:57 29.
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• 48:57 30.
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• 49:12 31.
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• 49:13 32.
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• 49:18 33.
    (二)、聲律說的興起1. 聲韻之學始於魏、晉,對聲與韻有系統性的認識和整理。2. 四聲祕密的發現:佛經轉讀(以漢語詠經,並傳達其美妙音節)之風日盛,為求漢語配合梵文,故反切之學興起,而四聲亦告體認。3. 沈約以四聲應用於作詩,提倡「八病」說,一方面詩歌束縛加深,更一方面則更能表現詩人巧思。 1).四聲:平、上、去、入  平(一二聲)上(三聲)去(四聲)  入(閩南、客家方言保留-p -t -k者)
  • 50:44 34.
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• 50:44 35.
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• 50:45 36.
    二上尾(或名土崩病) 上尾詩者,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。此病齊梁以前時有犯者,齊梁以來,無有犯者。此為巨病,若犯者,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。如: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雲齊。衰草蔓長河,寒木入雲煙。〔樓、齊;河,煙,同為平聲不同韻〕
  • 50:45 37.
    五大韻(或名觸地病)大韻詩者,五言詩若以新為韻。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鄰身陳等字,既同其類,名犯大韻。如:游魚牽細藻,鳴禽弄好音。 誰知遲暮節,悲吟傷寸心。〔禽與音心同為下平十二〕指五言诗兩句之内不能有與韻脚同一韻部的字。
  • 50:46 38.
    七傍紐(亦名大紐,或名爽絕病) 傍紐詩者,五言詩一句之中,有月字,更不得安,魚,元,阮,願,等之字。此即雙聲,雙聲即犯旁紐。亦曰,五字中犯最急,十字中犯稍寬。如此之類,是其病。如:魚游見風月,獸走畏傷蹄。(魚,月,獸,傷,并雙聲) 元生愛皓月,阮氏願清風。(阮,元,願,月,為一紐) 元氏云:傍紐者,一韻之內,有隔字雙聲也。
  • 50:47 39.
    二、詩賦之演變(一)、詩體1. 詩體:新體詩產生(唐人律詩之前身) 對偶:建安開始講究,太康時蔚為風尚 平仄韻律:永明聲律說後注重2. 五言八句受重視程度尤高於七言八句。當時五言詩的平仄格律符合唐律要求的作品已陸續出現,只是當時還不把這種韻律當成標準而已。
  • 52:42 40.
    3. 五言四句(四句形式短小,故或名之曰小詩) 1). 形式可上溯漢樂府〈枯魚過河泣〉,魏、晉亦偶有作品。 〈枯魚過河泣〉:  枯魚過河泣,何時悔復及?  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。
  • 56:16 41.
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• 1:04:06 42.
    3). 南朝時,文人模仿當時流行的民間樂府「吳歌」和「西曲」,此體遂流行。4. 七言四句:宋.湯惠休〈秋思引〉首開風氣,後亦漸有製作,然數量不及五言者。 湯惠休〈秋思引〉: 秋寒依依風過河,白露蕭蕭洞庭波。 思君末光光已滅,眇眇悲望如思何!
  • 1:04:40 43.
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• 1:04:41 44.
    3. 五言四句(四句形式短小,故或名之曰小詩) 1). 形式可上溯漢樂府〈枯魚過河泣〉,魏、晉亦偶有作品。 〈枯魚過河泣〉:  枯魚過河泣,何時悔復及?  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。
  • 1:04:42 45.
    二、詩賦之演變(一)、詩體1. 詩體:新體詩產生(唐人律詩之前身) 對偶:建安開始講究,太康時蔚為風尚 平仄韻律:永明聲律說後注重2. 五言八句受重視程度尤高於七言八句。當時五言詩的平仄格律符合唐律要求的作品已陸續出現,只是當時還不把這種韻律當成標準而已。
  • 1:04:45 46.
    3. 五言四句(四句形式短小,故或名之曰小詩) 1). 形式可上溯漢樂府〈枯魚過河泣〉,魏、晉亦偶有作品。 〈枯魚過河泣〉:  枯魚過河泣,何時悔復及?  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。
  • 1:04:50 47.
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• 1:04:59 48.
    3). 南朝時,文人模仿當時流行的民間樂府「吳歌」和「西曲」,此體遂流行。4. 七言四句:宋.湯惠休〈秋思引〉首開風氣,後亦漸有製作,然數量不及五言者。 湯惠休〈秋思引〉: 秋寒依依風過河,白露蕭蕭洞庭波。 思君末光光已滅,眇眇悲望如思何!
  • 1:05:56 49.
    (二)、賦體:詩賦合流,駢儷加深詩賦合流:賦中夾雜使用五、七言詩句,讀來宛如雜言詩。此賦體應為庾信所創,以追求節奏之美。
  • 1:06:51 50.
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• 1:07:22 51.
 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……艷錦安天鹿(靈獸),新綾織鳳凰。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邊多解神(酬神)。樹下流杯客,沙頭度水人。鏤薄(鏤金箔為裝飾)窄衫袖,穿珠帖領巾。百丈山頭日欲斜,三晡(5:00pm)未醉莫還家。池中水影懸勝鏡,屋裏衣香不如花。
  • 1:13:47 52.
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• 1:13:48 53.
    (二)、賦體:詩賦合流,駢儷加深詩賦合流:賦中夾雜使用五、七言詩句,讀來宛如雜言詩。此賦體應為庾信所創,以追求節奏之美。
  • 1:14:06 54.
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• 1:14:06 55.
 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……艷錦安天鹿(靈獸),新綾織鳳凰。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邊多解神(酬神)。樹下流杯客,沙頭度水人。鏤薄(鏤金箔為裝飾)窄衫袖,穿珠帖領巾。百丈山頭日欲斜,三晡(5:00pm)未醉莫還家。池中水影懸勝鏡,屋裏衣香不如花。
  • 1:14:07 56.
    三、駢文之全盛 (一)、定義1. 「駢」指兩馬並駕齊驅之意。2. 典型駢文通常包括幾個特點: 1). 對偶工整 2). 韻律和諧 3). 詞藻華麗 4). 典故繁多
  • 1:16:24 57.
    (二)、產生因素駢文之出現,與下列因素相關:1. 漢語單音孤立之文字,適合對稱有關。加上漢文語法寛鬆靈活,可以靈活轉換位置。2. 兩漢以來辭賦作者鋪采摛文、崇尚麗辭、講排偶的影響,以此作為表現作者才智的方式。3. 魏晉以來文學自覺之風興起,日益重視美文和用典隸事。
  • 1:19:16 58.
    (三)、駢文在南朝的發展及其後狀況1. 南朝駢文極盛,不但抒情、言志、應酬等文章慣用駢文,即使文學批評的重要作品如《文心雕龍》、《詩品》都採駢體文寫成。2. 重要作家:徐陵、庾信尤為一代宗匠。初唐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隣、駱賓王亦以駢文號稱初唐四傑。3. 駢文重視形式及采藻之美,在內容上較易趨於薄弱,故往往遭遇反對,反對者經常以「復古」為訴求,故於文學史中形成「駢文」與「古文」的對立和消長。
  • 1:22:27 59.
    〈北山移文〉 世有周子(周顒),雋俗之士, 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。然而學遁東魯,習隱南郭; 偶吹草堂,濫巾北岳;誘我松桂,欺我雲壑。雖假容於江皋,乃纓情於好爵。……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獨舉;青松落陰,白雲誰侶?澗戶摧絕無與歸,石逕荒涼徒延佇!至於還飆入幕,瀉霧出楹,蕙帳空兮夜鶴怨,山人去兮曉猿驚!昔聞投簪逸海岸,今見解蘭縛塵纓。於是南岳獻嘲,北壟騰笑,列壑爭譏,群峰竦誚。慨遊子之我欺,悲無人以赴弔。故其林慚無盡,澗愧不歇,秋桂遺風,春蘿罷月。……
  • 1:22:49 60.
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• 1:23:37 61.
    index 3
  • 1:27:05 62.
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• 1:31:12 63.
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• 1:33:53 64.
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• 1:35:13 65.
    Slide 43
  • 1:35:14 66.
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• 1:35:15 67.
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• 1:35:15 68.
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• 1:35:16 69.
    四、山水詩與山水文學
  • 1:35:45 70.
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• 1:35:56 71.
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• 1:36:28 72.
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• 1:36:47 73.
    Slide 43
  • 1:36:47 74.
    Slide 44
  • 1:36:50 75.
    Slide 43
  • 1:36:50 76.
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• 1:36:51 77.
    Slide 43
  • 1:37:13 78.
    Slide 44
  • 1:37:22 79.
    Slide 45
  • 1:37:24 80.
    Slide 44
  • 1:37:31 81.
    Slide 45
  • 1:37:47 82.
    五、詠物與宮體詩
  • 1:37:56 83.
    Slide 47
  • 1:38:42 84.
    (一)、齊梁文學的總體狀況1. 齊梁文壇狀況: 1). 此時已有文學獨立觀念,認為文學和政治教化無關。 2). 文風熾烈,文學集團蓬勃。 3). 追求唯美,重視藻麗和聲韻之美,詩歌體裁多樣,篇幅漸短 4). 題材上以詠物和宮體為主2. 山水詩的轉變期:此時期山水詩傾向於純粹描繪景物,與宋齊山水詩多興情悟理有別,景物以園林宴遊為主。3. 詠物詩和宮體詩為主要題材。
  • 1:42:21 85.
    4. 後人認為齊梁詩1). 隋.李諤〈上隋文帝革文華書〉:「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雲之狀。」2). 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:「至於梁、陳間,率不過嘲風雪,弄花草而己。」3). 明.胡應麟《詩藪》:「詩至於齊,性情既隱,聲色大開。」
  • 1:44:10 86.
    (二)、詠物詩1. 定義:吟詠描繪個別具體物件之詩,包括自然景物(風雲雨露、日月星辰、花草樹木、蟲魚鳥獸)和人造物件。2. 齊梁詠物詩一方面是山水詩的延伸,另一方面也是在梁陳時期遊宴賦詩的活動中更加促成的詩題。3. 特點: 1).窮形盡相 2).類型有二: a. 單純寫物,缺少寄託        b. 詠物寄意,抒詠情懷4. 和前代詠物作品相較,顯得格局小,氣質柔弱。
  • 1:49:02 87.
    (三)、宮體詩1. 名稱:梁簡文帝居東宮時,與其詞臣徐摛等所提倡而興起的詩風。2. 內容:以女子為題材的「艷情詩」,主要是描寫女子容貌、體態、情思,旁及宮閨環境,人與物都屬於男性所有。故宮體實為宋、齊詠物詩之一類或延伸。※漢魏以來女性題材的詩歌,重點在男女之間的情思,或表達感慨,但宮體詩對女子的情思寫得少,而重在寫女子容態,尤其是把女性作為觀賞愛悅和描繪的對象。
  • 1:52:56 88.
    3. 風格:「輕艷」 1). 輕:著重寫女性容貌和體態,內容缺乏 2). 艷:崇尚辭采、講究聲韻、追求新巧,用艷麗字句寫艷情的趣味
  • 1:54:12 89.
    4. 詩體不固定5. 受南方樂府民歌之影響。6. 流行時間:醞釀於宋、齊,全盛於梁、陳,隋、初唐亦流行。7. 宮體文學:旁及駢賦、駢文。
  • 1:55:24 90.
    8. 蕭綱〈詠內人晝眠〉 北窗聊就枕,南簷日未斜。 攀鉤落綺障,插捩舉琵琶。 夢笑開嬌靨,眠鬟壓落花。 簟文生玉腕,香汗浸紅紗。 夫婿恒相伴,莫誤是倡家。
  • 2:00:38 91.
    8. 蕭綱〈詠內人晝眠〉 北窗聊就枕,南簷日未斜。 攀鉤落綺障,插捩舉琵琶。 夢笑開嬌靨,眠鬟壓落花。 簟文生玉腕,香汗浸紅紗。 夫婿恒相伴,莫誤是倡家。
  • 2:00:39 92.
    梁.蕭衍〈白紵辭〉二首之一 朱絲玉柱羅象筵,飛琯(管)促節舞少年。 短歌流目未肯前,含笑一轉私自憐。陳.陳叔寶〈玉樹後庭花〉 麗宇芳林對高閣,新妝艷質本傾城。 映戶凝嬌乍不進,出帷含態笑相還。 妖姬臉似花含露,玉樹流光照後庭。
  • 2:01:33 93.
    六、吳歌與西曲1. 吳歌和西曲為東晉以來樂府民歌的主要部份,皆屬清商曲辭。2. 形式多以五言四句為主,內容全為男女戀情。形式影響南朝小詩之流行,內容影響梁代宮體詩之興起。
  • 2:01:35 94.
    梁.蕭衍〈白紵辭〉二首之一 朱絲玉柱羅象筵,飛琯(管)促節舞少年。 短歌流目未肯前,含笑一轉私自憐。陳.陳叔寶〈玉樹後庭花〉 麗宇芳林對高閣,新妝艷質本傾城。 映戶凝嬌乍不進,出帷含態笑相還。 妖姬臉似花含露,玉樹流光照後庭。
  • 2:01:38 95.
    ** after 第十一講 南朝文學.ppt
  • 2:02:27 96.
    三、阮籍(一)、生平:參課本 (二)、文學表現:阮旨遙深1. 今存詩均題名〈詠懷詩〉,有五言八十二首,四言十三首。2. 「詠懷」猶如「言志」、「述懷」,非針對某個別具體事件而寫,而是吟詠個人情懷。阮籍〈詠懷詩〉內容廣泛,非一時一地之作。不外刺譏時政,感嘆人生,歌頌老、 莊,嚮往仙界,即阮籍一生在險惡環境 中,經驗到的複雜情懷之總滙。
  • 2:03:31 97.
    7. 其論說文如〈養生論〉、〈聲無哀樂論〉、〈難自然好學論〉、〈管蔡論〉、〈明膽論〉等。皆議論犀利,邏輯嚴密,往往與舊說相反對,而且析理綿密,長於思辨,氣勢壯。
  • 2:03:32 98.
    ……煌煌靈芝,一年三秀。予獨何為,有志不就。懲難思復,心焉內疚。庶勗將來,無馨無臭。采薇山阿,散髮巖岫。永嘯長吟,頤性養壽。
  • 2:03:33 99.
    7. 其論說文如〈養生論〉、〈聲無哀樂論〉、〈難自然好學論〉、〈管蔡論〉、〈明膽論〉等。皆議論犀利,邏輯嚴密,往往與舊說相反對,而且析理綿密,長於思辨,氣勢壯。
  • 2:03:34 100.
    三、阮籍(一)、生平:參課本 (二)、文學表現:阮旨遙深1. 今存詩均題名〈詠懷詩〉,有五言八十二首,四言十三首。2. 「詠懷」猶如「言志」、「述懷」,非針對某個別具體事件而寫,而是吟詠個人情懷。阮籍〈詠懷詩〉內容廣泛,非一時一地之作。不外刺譏時政,感嘆人生,歌頌老、 莊,嚮往仙界,即阮籍一生在險惡環境 中,經驗到的複雜情懷之總滙。
  • 2:04:29 101.
    ** after 魏代文學.ppt
  • 2:04:44 102.
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2. 「合叢殘小語」3. 「近取譬論」4. 「短書」
  • 2:05:04 103.
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。2. 「合叢殘小語」:指內容,為零碎瑣屑言談的滙集,非宏篇大論或有組織的篇章。3. 「近取譬論」4. 「短書」
  • 2:05:06 104.
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。2. 「合叢殘小語」:指內容,為零碎瑣屑言談的滙集,非宏篇大論或有組織的篇章。3. 「近取譬論」:指表現方式,是就近採取淺白易懂的故事為比喻,以闡述道理。4. 「短書」
  • 2:05:06 105.
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。2. 「合叢殘小語」:指內容,為零碎瑣屑言談的滙集,非宏篇大論或有組織的篇章。3. 「近取譬論」:指表現方式,是就近採取淺白易懂的故事為比喻,以闡述道理。4. 「短書」:指其非儒家經典,只須用規格短小的簡牘寫成。
  • 2:06:04 106.
    ** after 第十四講 魏晉南北朝小說.ppt
  • 2:07:09 107.
    ※附、「遊仙詩」
  • 2:07:36 108.
    3. 漢樂府亦有遊仙作品,如:〈長歌行〉 仙人騎白鹿,髮短耳何長!導我上太華,攬芝獲赤幢。來到主人門,奉藥一玉箱。主人服此藥,身體日康強。髮白復還黑,延年壽命長。〈古豔歌〉 今日樂相樂,相從步雲衢。天公出美酒, 河伯出鯉魚。青龍前鋪席,白虎持榼壼。南斗工鼓瑟,北斗吹笙竽。姮娥垂明璫,織女奉瑛琚。蒼霞揚東謳,清風流西歈。垂露成帷幄,奔星扶輪輿。
  • 2:07:37 109.
    4. 最早以「遊仙」命名詩篇者為曹植。5. 由於遊仙可以寄託人們對神仙的企慕和對長生的嚮往,可以透過想象,超越時空,抗拒死亡威脅,並幫助人們遊心塵外,得到自由,所以魏晉以來,此題材亦創作成風,曹氏父子、嵇康、阮籍、張華、何劭、郭璞、庾闡……皆有創作。6. 遊仙詩的正格是以抒寫企慕神仙長生、歌詠遨遊仙境的詩為主,郭璞變創,以遊仙為詠懷,則為變格。
  • 2:08:25 110.
    ※附、「玄言詩」 1. 定義:通過談玄說理論道,表達詩人對玄理之體悟者,亦即將抽象哲理加以「詩化」的結果。2. 與士人清談的風尚有很大的關聯,最初以《易》、《老》、《莊》「三玄」為主要內容,其後又加入佛理。3. 玄學清談重視精神的超越升華,認為宇宙本體是玄虛的道,四時運轉、萬物興衰是「道」的顯現,所以玄言詩多半以體察自然發端。故有時玄言詩不純粹以談玄為主,而擴大為透過隱逸遊仙、田園山水而引發玄遠之境,故與隱逸、遊仙、田園、山水之類題材的詩作有相關性。
  • 2:09:19 111.
    4. 發展時間:西晉中葉以後,永嘉年間,至東晉鼎盛。5. 特色: a. 以說老莊玄理為主,過江後雜入佛理。 b. 不追求詩的形象性,也不追求華麗勁健的風格,以表現理趣為主。辭意夷泰,往往理過其辭,淡乎寡味,或平淡典奧,似《道德論》。 c. 《詩》、《騷》的言志抒情傳統,慷慨多氣的建安風力,至此消失。6. 重要作家:孫綽、許詢、殷仲文、謝混等。7. 玄言詩以今日視之,雖較缺少文學性,但其拓展中國詩歌內容卻極有助益。
  • 2:10:20 112.
    Slide 72
  • 2:10:21 113.
    Slide 73
  • 2:10:21 114.
    孫綽〈答許詢詩〉九章之一 仰觀大造,俯覽時物。機過患生,吉凶相拂。智以利昏,識由情屈。野有寒枯,朝有炎鬱。失則震驚,得必充詘(詘,ㄑㄩ。得意忘形而失去操守 )。王羲之〈蘭亭詩〉 三春啟群品,寄暢在所因。仰視碧天際,俯瞰淥水濱。寥閬(ㄌㄤˋ,空曠)無涯觀,寓目理自陳。大矣造化功,萬殊莫不均。
  • 2:10:21 115.
    肆、義熙時期一、陶淵明
  • 2:10:25 116.
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• 2:10:27 117.
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• 2:10:28 118.
    Slide 78
  • 2:10:32 119.
    (二)、田園詩代表作家田園詩定義: a. 描述田園風光及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的詩篇。 b. 與隱逸詩、玄言詩皆同受老莊思想影響,但田園詩將隱居和體會哲理的空間,遷移至充滿人間活動的田園農村,將抽象的玄理融化到田園情趣和個人的抒情述懷之中。
  • 2:10:32 120.
    2. 陶淵明田園詩典型風格: a. 主題:描述田園風光、田園生活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 b. 藝術風格及情境:  語言──樸實自然,不重雕飾  語境──含蓄渾融,淡而有味  心靈境界──從矛盾而調和徹悟之心靈,象徵生命之無限豐富與充實。3. 開拓隱逸詩的新境界──隱於人世,不必反社會。4. 陶淵明開創的田園詩,至盛唐成為一個重要的流派。
  • 2:10:34 121.
    ** after 第十講 兩晉文學.ppt
  • 2:11:03 122.
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• 2:11:51 123.
    3). 南朝時,文人模仿當時流行的民間樂府「吳歌」和「西曲」,此體遂流行。4. 七言四句:宋.湯惠休〈秋思引〉首開風氣,後亦漸有製作,然數量不及五言者。 湯惠休〈秋思引〉: 秋寒依依風過河,白露蕭蕭洞庭波。 思君末光光已滅,眇眇悲望如思何!
  • 2:11:56 124.
    (二)、賦體:詩賦合流,駢儷加深詩賦合流:賦中夾雜使用五、七言詩句,讀來宛如雜言詩。此賦體應為庾信所創,以追求節奏之美。
  • 2:11:59 125.
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• 2:11:59 126.
 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……艷錦安天鹿(靈獸),新綾織鳳凰。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邊多解神(酬神)。樹下流杯客,沙頭度水人。鏤薄(鏤金箔為裝飾)窄衫袖,穿珠帖領巾。百丈山頭日欲斜,三晡(5:00pm)未醉莫還家。池中水影懸勝鏡,屋裏衣香不如花。
  • 2:12:00 127.
    三、駢文之全盛 (一)、定義1. 「駢」指兩馬並駕齊驅之意。2. 典型駢文通常包括幾個特點: 1). 對偶工整 2). 韻律和諧 3). 詞藻華麗 4). 典故繁多
  • 2:12:16 128.
    (二)、產生因素駢文之出現,與下列因素相關:1. 漢語單音孤立之文字,適合對稱有關。加上漢文語法寛鬆靈活,可以靈活轉換位置。2. 兩漢以來辭賦作者鋪采摛文、崇尚麗辭、講排偶的影響,以此作為表現作者才智的方式。3. 魏晉以來文學自覺之風興起,日益重視美文和用典隸事。
  • 2:12:17 129.
    (三)、駢文在南朝的發展及其後狀況1. 南朝駢文極盛,不但抒情、言志、應酬等文章慣用駢文,即使文學批評的重要作品如《文心雕龍》、《詩品》都採駢體文寫成。2. 重要作家:徐陵、庾信尤為一代宗匠。初唐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隣、駱賓王亦以駢文號稱初唐四傑。3. 駢文重視形式及采藻之美,在內容上較易趨於薄弱,故往往遭遇反對,反對者經常以「復古」為訴求,故於文學史中形成「駢文」與「古文」的對立和消長。
  • 2:12:18 130.
    〈北山移文〉 世有周子(周顒),雋俗之士, 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。然而學遁東魯,習隱南郭; 偶吹草堂,濫巾北岳;誘我松桂,欺我雲壑。雖假容於江皋,乃纓情於好爵。……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獨舉;青松落陰,白雲誰侶?澗戶摧絕無與歸,石逕荒涼徒延佇!至於還飆入幕,瀉霧出楹,蕙帳空兮夜鶴怨,山人去兮曉猿驚!昔聞投簪逸海岸,今見解蘭縛塵纓。於是南岳獻嘲,北壟騰笑,列壑爭譏,群峰竦誚。慨遊子之我欺,悲無人以赴弔。故其林慚無盡,澗愧不歇,秋桂遺風,春蘿罷月。……
  • 2:12:19 131.
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• 2:12:19 132.
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• 2:12:20 133.
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• 2:12:20 134.
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• 2:12:21 135.
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• 2:12:21 136.
    四、山水詩與山水文學
  • 2:12:46 137.
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• 2:12:49 138.
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• 2:13:01 139.
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• 2:13:05 140.
    Slide 43
  • 2:13:05 141.
    Slide 44
  • 2:13:06 142.
    Slide 45
  • 2:13:06 143.
    五、詠物與宮體詩
  • 2:13:07 144.
    Slide 47
  • 2:13:08 145.
    (一)、齊梁文學的總體狀況1. 齊梁文壇狀況: 1). 此時已有文學獨立觀念,認為文學和政治教化無關。 2). 文風熾烈,文學集團蓬勃。 3). 追求唯美,重視藻麗和聲韻之美,詩歌體裁多樣,篇幅漸短 4). 題材上以詠物和宮體為主2. 山水詩的轉變期:此時期山水詩傾向於純粹描繪景物,與宋齊山水詩多興情悟理有別,景物以園林宴遊為主。3. 詠物詩和宮體詩為主要題材。
  • 2:13:09 146.
    4. 後人認為齊梁詩1). 隋.李諤〈上隋文帝革文華書〉:「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雲之狀。」2). 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:「至於梁、陳間,率不過嘲風雪,弄花草而己。」3). 明.胡應麟《詩藪》:「詩至於齊,性情既隱,聲色大開。」
  • 2:13:10 147.
    (二)、詠物詩1. 定義:吟詠描繪個別具體物件之詩,包括自然景物(風雲雨露、日月星辰、花草樹木、蟲魚鳥獸)和人造物件。2. 齊梁詠物詩一方面是山水詩的延伸,另一方面也是在梁陳時期遊宴賦詩的活動中更加促成的詩題。3. 特點: 1).窮形盡相 2).類型有二: a. 單純寫物,缺少寄託        b. 詠物寄意,抒詠情懷4. 和前代詠物作品相較,顯得格局小,氣質柔弱。
  • 2:13:52 148.
    (三)、宮體詩1. 名稱:梁簡文帝居東宮時,與其詞臣徐摛等所提倡而興起的詩風。2. 內容:以女子為題材的「艷情詩」,主要是描寫女子容貌、體態、情思,旁及宮閨環境,人與物都屬於男性所有。故宮體實為宋、齊詠物詩之一類或延伸。※漢魏以來女性題材的詩歌,重點在男女之間的情思,或表達感慨,但宮體詩對女子的情思寫得少,而重在寫女子容態,尤其是把女性作為觀賞愛悅和描繪的對象。
  • 2:14:38 149.
    3. 風格:「輕艷」 1). 輕:著重寫女性容貌和體態,內容缺乏 2). 艷:崇尚辭采、講究聲韻、追求新巧,用艷麗字句寫艷情的趣味
  • 2:14:46 150.
    4. 詩體不固定5. 受南方樂府民歌之影響。6. 流行時間:醞釀於宋、齊,全盛於梁、陳,隋、初唐亦流行。7. 宮體文學:旁及駢賦、駢文。
  • 2:15:01 151.
    3. 風格:「輕艷」 1). 輕:著重寫女性容貌和體態,內容缺乏 2). 艷:崇尚辭采、講究聲韻、追求新巧,用艷麗字句寫艷情的趣味
  • 2:15:05 152.
    ** after 第十一講 南朝文學.ppt
  • 2:15:39 153.
    (二)、田園詩代表作家田園詩定義: a. 描述田園風光及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的詩篇。 b. 與隱逸詩、玄言詩皆同受老莊思想影響,但田園詩將隱居和體會哲理的空間,遷移至充滿人間活動的田園農村,將抽象的玄理融化到田園情趣和個人的抒情述懷之中。
  • 2:15:40 154.
    Slide 78
  • 2:15:41 155.
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• 2:15:41 156.
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• 2:15:42 157.
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• 2:15:43 158.
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• 2:15:44 159.
    肆、義熙時期一、陶淵明
  • 2:15:44 160.
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• 2:15:45 161.
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• 2:15:46 162.
    Slide 78
  • 2:15:53 163.
    (二)、田園詩代表作家田園詩定義: a. 描述田園風光及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的詩篇。 b. 與隱逸詩、玄言詩皆同受老莊思想影響,但田園詩將隱居和體會哲理的空間,遷移至充滿人間活動的田園農村,將抽象的玄理融化到田園情趣和個人的抒情述懷之中。
  • 2:15:56 164.
    2. 陶淵明田園詩典型風格: a. 主題:描述田園風光、田園生活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 b. 藝術風格及情境:  語言──樸實自然,不重雕飾  語境──含蓄渾融,淡而有味  心靈境界──從矛盾而調和徹悟之心靈,象徵生命之無限豐富與充實。3. 開拓隱逸詩的新境界──隱於人世,不必反社會。4. 陶淵明開創的田園詩,至盛唐成為一個重要的流派。
  • 2:16:27 165.
    5. 作品舉例:〈飲酒〉二十首之五 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; 問君何能爾,心遠地自偏。 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; 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 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  • 2:16:28 166.
    〈讀山海經〉十三首之一 孟夏草木長,遶屋樹扶疏。 眾鳥欣有託,吾亦愛吾廬。 既耕亦已種,時還讀我書。 窮巷隔深轍,頗迴故人車。 歡然酌春酒,摘我園中蔬。 微雨從東來,好風與之俱。 泛覽周王傳,流觀山海圖。 俯仰終宇宙,不樂復何如。
  • 2:16:28 167.
    《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》 人生歸有道,衣食固其端。孰是都不營,而以求自安。開春理常業,歲功聊可觀。晨出肆微勤,日入負耒還。山中饒霜露,風氣亦先寒。田家豈不苦,弗獲辭此難。四體誠乃疲,庶無異患(異常禍患)干(犯)。盥濯息簷下,斗酒散襟顏。遙遙沮溺心,千載乃相關。但願常如此,躬耕非所歎。註:沮溺:長沮、桀溺,古躬耕隱士。見《論語.微子》
  • 2:16:29 168.
    長沮桀溺耦而耕。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!」問於桀溺,桀溺曰:「子為誰?」曰:「為仲由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之徒與?」對曰:「然。」曰:「滔滔者,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哉?」耰而不輟。子路行以告,夫子憮然曰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!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  • 2:16:29 169.
    (三)、辭賦、文 重要作品:〈歸去來辭〉〈桃花源記〉〈閒情賦〉
  • 2:16:29 170.
    (四)、接受狀況1.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華麗詞藻,主要視陶淵明為高潔的隱士,為具有道德之人。2. 唐宋時期,兼美淵明人德詩品,陶詩評價臻至高峰,尤其宋代為最。出現大量詠陶、慕陶、效陶之作,此後的文學史中,陶淵明的文學地位一直未衰。
  • 2:16:51 171.
    魏晉南北朝接受情形
  • 2:17:31 172.
    e. 《詩品》列陶入「中品」,雖為後人詬病,不過其評語很恰當,甚至超過其他中品詩家,甚至上品詩人的品評,其評語如下:   「其源出於應璩,又協左思風力。文體省淨,殆無長語。篤意真古,辭興婉愜。每觀其文,想其人德。世嘆其質直。至如『歡言酌春酒』,『日暮天無雲』,風華清靡,豈直為田家語耶?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。」   可見鍾嶸相當推崇淵明,只是一方面受限於時代文學風尚,一方面又因應璩在中品,詩品無源下流上之例,故陶詩亦不得超過中品。
  • 2:17:41 173.
    f. 蕭統肯定陶詩,不但為陶淵明立傳,並多方蒐求流傳的陶淵明作品,為之編《陶淵明集》,並作序,《文選》中亦收錄部份陶詩。
  • 2:18:03 174.
    Slide 90
  • 2:18:06 175.
    f. 蕭統肯定陶詩,不但為陶淵明立傳,並多方蒐求流傳的陶淵明作品,為之編《陶淵明集》,並作序,《文選》中亦收錄部份陶詩。
  • 2:18:06 176.
    e. 《詩品》列陶入「中品」,雖為後人詬病,不過其評語很恰當,甚至超過其他中品詩家,甚至上品詩人的品評,其評語如下:   「其源出於應璩,又協左思風力。文體省淨,殆無長語。篤意真古,辭興婉愜。每觀其文,想其人德。世嘆其質直。至如『歡言酌春酒』,『日暮天無雲』,風華清靡,豈直為田家語耶?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。」   可見鍾嶸相當推崇淵明,只是一方面受限於時代文學風尚,一方面又因應璩在中品,詩品無源下流上之例,故陶詩亦不得超過中品。
  • 2:18:07 177.
    魏晉南北朝接受情形
  • 2:18:08 178.
    (四)、接受狀況1.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華麗詞藻,主要視陶淵明為高潔的隱士,為具有道德之人。2. 唐宋時期,兼美淵明人德詩品,陶詩評價臻至高峰,尤其宋代為最。出現大量詠陶、慕陶、效陶之作,此後的文學史中,陶淵明的文學地位一直未衰。
  • 2:19:40 179.
    ** after 第十講 兩晉文學.ppt
  • 索引
  • 筆記
  • 討論
  • 全螢幕
文學史1120410
長度: 2:19:52, 瀏覽: 3054, 最近修訂: 2023-04-10
    • 00:00 1.
      index 1
    • 01:55 2.
      壹、時代及文學環境
    • 06:19 3.
      (二)、南朝文學環境 社會繁榮,人才集中2. 士族門第的標榜和君主貴族愛好提倡3. 儒學持續衰微
    • 11:24 4.
      1.社會繁榮,人才集中: 1). 永嘉之亂,北方為胡人所據,中原士大夫紛紛南遷,人才集中。 2). 南朝朝代變換頻仍,但皆出於權臣「禪讓」,可免除大量的兵禍殺戮。
    • 12:09 5.
      2. 士族門第的標榜和君主貴族愛好提倡: 1). 南朝士族以文化修養相高,文學為其自我標榜和展現的重要方式,甚至出現如瑯邪王氏一門能文,「人人有集」的現象。由於士族文化是當時社會的文化指標,故即使出身寒門庶族的帝王,也不得不以此自勉。 2). 南朝君主、王侯有許多愛好獎勵文學者,廣納文學之士,形成許多文學集團外,於宴飲、朝會之中經常進行文學活動,有時連武夫也不得不參加,故崇尚文學成風。
    • 15:12 6.
      3. 儒學持續衰微: 儒學不再定於一尊,政教倫理思想不再約束文學,有助於文學的自由發展,作者紛紛追求賞心悅目的聲色之美。
    • 16:10 7.
      4. 對文學有正確認識: 1). 文學觀念演進至南朝,文學已能與儒術分庭抗禮,如宋文帝除了立儒學館外,也立了玄素學、史學、文學之館;宋明帝立了儒、道、文、史、陰陽五部學。 2). 昭明太子蕭統編撰《文選》,文學觀念更為清晰。 3). 文筆之辨:隱區分純文學與雜文學。 雖然劉勰、蕭繹等人對文、筆有不同的說法,但從這些討論中可以看出當時隱隱然已經在區分純文學與雜文學,並且有重文輕筆,也就是重純文學,輕雜文學的現象。
    • 18:09 8.
      ※文筆之辨:隱區有分純文學與雜文學。  a. 《文心雕龍.總術篇》: 今之常言,有文有筆。以為無韻者筆也,有韻者文也。 韻文為純文學; 無韻文類為雜文學。
    • 20:27 9.
  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 古人之學者二,今人之學者有四。夫子門徒,轉相師受,通聖人之經者謂之儒,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之徒,止於辭賦,則謂之文。今之儒,博窮子史,但能識其事,不能通其理者,謂之學。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柏松,若此之流,汎謂之筆。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,謂之文。……筆,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筆端而已。至如文者,惟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唇吻迺會,情靈搖盪。
    • 23:53 10.
  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 古人之學者二,今人之學者有四。夫子門徒,轉相師受,通聖人之經者謂之儒,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之徒,止於辭賦,則謂之文。今之儒,博窮子史,但能識其事,不能通其理者,謂之學。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柏松,若此之流,汎謂之筆。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,謂之文。……筆,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筆端而已。至如文者,惟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唇吻迺會,情靈搖盪。
    • 26:30 11.
  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 古人之學者二,今人之學者有四。夫子門徒,轉相師受,通聖人之經者謂之儒,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之徒,止於辭賦,則謂之文。今之儒,博窮子史,但能識其事,不能通其理者,謂之學。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柏松,若此之流,汎謂之筆。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,謂之文。……筆,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筆端而已。至如文者,惟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唇吻迺會,情靈搖盪。
    • 27:54 12.
  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文: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擅長的辭賦之類。  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。  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脣吻遒會,情靈   搖蕩。筆: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伯松。  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 筆端而已。 依蕭繹的說法,文是  文學              筆是  文學
    • 27:56 13.
      b. 蕭繹《金樓子.立言》:文:屈原、宋玉、枚乘、長卿擅長的辭賦之類。  吟詠風謠,流連哀思者。  須綺縠紛披,宮徵靡曼,脣吻遒會,情靈   搖蕩。筆:不便為詩如閻纂,善為章奏如伯松。  退則非謂成篇,進則不云取義,神其巧惠, 筆端而已。 依蕭繹的說法,文是純文學              筆是雜文學
    • 29:39 14.
      貳、文學發展狀況
    • 29:45 15.
      一、聲律說與唯美文學 (一)、唯美文學1. 太康以來,文學日益注意字句形式之美,尤以詩歌為然,雖於東晉稍有轉變,但南朝以後,其風復熾。2. 南朝對文學形式美刻意講究,勝過太康,相形之下,內容更顯空虛。故文學史家習慣稱南朝文學為唯美文學。3. 西晉文學極盛於太康,宋世文學極盛於元嘉,齊世文學極盛於永明。
    • 32:46 16.
      Slide 16
    • 36:03 17.
      (二)、聲律說的興起1. 聲韻之學始於魏、晉,對聲與韻有系統性的認識和整理。2. 四聲祕密的發現:佛經轉讀(以漢語詠經,並傳達其美妙音節)之風日盛,為求漢語配合梵文,故反切之學興起,而四聲亦告體認。3. 沈約以四聲應用於作詩,提倡「八病」說,一方面詩歌束縛加深,更一方面則更能表現詩人巧思。 1).四聲:平、上、去、入  平(一二聲)上(三聲)去(四聲)  入(閩南、客家方言保留-p -t -k者)
    • 43:22 18.
  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  • 46:16 19.
      index 2
    • 46:25 20.
  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  • 46:29 21.
  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  • 47:56 22.
      二上尾(或名土崩病) 上尾詩者,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。此病齊梁以前時有犯者,齊梁以來,無有犯者。此為巨病,若犯者,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。如: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雲齊。衰草蔓長河,寒木入雲煙。〔樓、齊;河,煙,同為平聲不同韻〕
    • 48:45 23.
      五大韻(或名觸地病)大韻詩者,五言詩若以新為韻。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鄰身陳等字,既同其類,名犯大韻。如:游魚牽細藻,鳴禽弄好音。 誰知遲暮節,悲吟傷寸心。〔禽與音心同為下平十二〕指五言诗兩句之内不能有與韻脚同一韻部的字。
    • 48:52 24.
      七傍紐(亦名大紐,或名爽絕病) 傍紐詩者,五言詩一句之中,有月字,更不得安,魚,元,阮,願,等之字。此即雙聲,雙聲即犯旁紐。亦曰,五字中犯最急,十字中犯稍寬。如此之類,是其病。如:魚游見風月,獸走畏傷蹄。(魚,月,獸,傷,并雙聲) 元生愛皓月,阮氏願清風。(阮,元,願,月,為一紐) 元氏云:傍紐者,一韻之內,有隔字雙聲也。
    • 48:54 25.
      二、詩賦之演變(一)、詩體1. 詩體:新體詩產生(唐人律詩之前身) 對偶:建安開始講究,太康時蔚為風尚 平仄韻律:永明聲律說後注重2. 五言八句受重視程度尤高於七言八句。當時五言詩的平仄格律符合唐律要求的作品已陸續出現,只是當時還不把這種韻律當成標準而已。
    • 48:55 26.
      七傍紐(亦名大紐,或名爽絕病) 傍紐詩者,五言詩一句之中,有月字,更不得安,魚,元,阮,願,等之字。此即雙聲,雙聲即犯旁紐。亦曰,五字中犯最急,十字中犯稍寬。如此之類,是其病。如:魚游見風月,獸走畏傷蹄。(魚,月,獸,傷,并雙聲) 元生愛皓月,阮氏願清風。(阮,元,願,月,為一紐) 元氏云:傍紐者,一韻之內,有隔字雙聲也。
    • 48:56 27.
      五大韻(或名觸地病)大韻詩者,五言詩若以新為韻。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鄰身陳等字,既同其類,名犯大韻。如:游魚牽細藻,鳴禽弄好音。 誰知遲暮節,悲吟傷寸心。〔禽與音心同為下平十二〕指五言诗兩句之内不能有與韻脚同一韻部的字。
    • 48:56 28.
      二上尾(或名土崩病) 上尾詩者,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。此病齊梁以前時有犯者,齊梁以來,無有犯者。此為巨病,若犯者,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。如: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雲齊。衰草蔓長河,寒木入雲煙。〔樓、齊;河,煙,同為平聲不同韻〕
    • 48:57 29.
  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  • 48:57 30.
  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  • 49:12 31.
  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  • 49:13 32.
  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  • 49:18 33.
      (二)、聲律說的興起1. 聲韻之學始於魏、晉,對聲與韻有系統性的認識和整理。2. 四聲祕密的發現:佛經轉讀(以漢語詠經,並傳達其美妙音節)之風日盛,為求漢語配合梵文,故反切之學興起,而四聲亦告體認。3. 沈約以四聲應用於作詩,提倡「八病」說,一方面詩歌束縛加深,更一方面則更能表現詩人巧思。 1).四聲:平、上、去、入  平(一二聲)上(三聲)去(四聲)  入(閩南、客家方言保留-p -t -k者)
    • 50:44 34.
      2).八病:平頭、上尾、蜂腰、鶴膝、大韻、小韻、旁紐、正紐 a.前四種:四聲同聲的毛病(A位置和B位置同四聲) b.後四種:聲韻方面相犯的毛病(A位置與B位置同聲紐或同韻部)4. 聲律說提倡之後,除了詩歌,辭賦、駢文,甚至書信序跋之類,亦紛紛趨向聲律化,形成唯美文學之極盛。
    • 50:44 35.
      一平頭 平頭詩者,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,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。 同聲者,謂不得同平上去入四聲,如:今日良宴會,懽樂難具陳。 芳時淑氣清,提壺臺上傾。 〔今、懽;芳,提,同為平聲〕
    • 50:45 36.
      二上尾(或名土崩病) 上尾詩者,五言詩中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。此病齊梁以前時有犯者,齊梁以來,無有犯者。此為巨病,若犯者,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。如:西北有高樓,上與浮雲齊。衰草蔓長河,寒木入雲煙。〔樓、齊;河,煙,同為平聲不同韻〕
    • 50:45 37.
      五大韻(或名觸地病)大韻詩者,五言詩若以新為韻。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鄰身陳等字,既同其類,名犯大韻。如:游魚牽細藻,鳴禽弄好音。 誰知遲暮節,悲吟傷寸心。〔禽與音心同為下平十二〕指五言诗兩句之内不能有與韻脚同一韻部的字。
    • 50:46 38.
      七傍紐(亦名大紐,或名爽絕病) 傍紐詩者,五言詩一句之中,有月字,更不得安,魚,元,阮,願,等之字。此即雙聲,雙聲即犯旁紐。亦曰,五字中犯最急,十字中犯稍寬。如此之類,是其病。如:魚游見風月,獸走畏傷蹄。(魚,月,獸,傷,并雙聲) 元生愛皓月,阮氏願清風。(阮,元,願,月,為一紐) 元氏云:傍紐者,一韻之內,有隔字雙聲也。
    • 50:47 39.
      二、詩賦之演變(一)、詩體1. 詩體:新體詩產生(唐人律詩之前身) 對偶:建安開始講究,太康時蔚為風尚 平仄韻律:永明聲律說後注重2. 五言八句受重視程度尤高於七言八句。當時五言詩的平仄格律符合唐律要求的作品已陸續出現,只是當時還不把這種韻律當成標準而已。
    • 52:42 40.
      3. 五言四句(四句形式短小,故或名之曰小詩) 1). 形式可上溯漢樂府〈枯魚過河泣〉,魏、晉亦偶有作品。 〈枯魚過河泣〉:  枯魚過河泣,何時悔復及?  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。
    • 56:16 41.
  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  • 1:04:06 42.
      3). 南朝時,文人模仿當時流行的民間樂府「吳歌」和「西曲」,此體遂流行。4. 七言四句:宋.湯惠休〈秋思引〉首開風氣,後亦漸有製作,然數量不及五言者。 湯惠休〈秋思引〉: 秋寒依依風過河,白露蕭蕭洞庭波。 思君末光光已滅,眇眇悲望如思何!
    • 1:04:40 43.
  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  • 1:04:41 44.
      3. 五言四句(四句形式短小,故或名之曰小詩) 1). 形式可上溯漢樂府〈枯魚過河泣〉,魏、晉亦偶有作品。 〈枯魚過河泣〉:  枯魚過河泣,何時悔復及?  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。
    • 1:04:42 45.
      二、詩賦之演變(一)、詩體1. 詩體:新體詩產生(唐人律詩之前身) 對偶:建安開始講究,太康時蔚為風尚 平仄韻律:永明聲律說後注重2. 五言八句受重視程度尤高於七言八句。當時五言詩的平仄格律符合唐律要求的作品已陸續出現,只是當時還不把這種韻律當成標準而已。
    • 1:04:45 46.
      3. 五言四句(四句形式短小,故或名之曰小詩) 1). 形式可上溯漢樂府〈枯魚過河泣〉,魏、晉亦偶有作品。 〈枯魚過河泣〉:  枯魚過河泣,何時悔復及?  作書與魴鱮,相教慎出入。
    • 1:04:50 47.
  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  • 1:04:59 48.
      3). 南朝時,文人模仿當時流行的民間樂府「吳歌」和「西曲」,此體遂流行。4. 七言四句:宋.湯惠休〈秋思引〉首開風氣,後亦漸有製作,然數量不及五言者。 湯惠休〈秋思引〉: 秋寒依依風過河,白露蕭蕭洞庭波。 思君末光光已滅,眇眇悲望如思何!
    • 1:05:56 49.
      (二)、賦體:詩賦合流,駢儷加深詩賦合流:賦中夾雜使用五、七言詩句,讀來宛如雜言詩。此賦體應為庾信所創,以追求節奏之美。
    • 1:06:51 50.
  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  • 1:07:22 51.
   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……艷錦安天鹿(靈獸),新綾織鳳凰。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邊多解神(酬神)。樹下流杯客,沙頭度水人。鏤薄(鏤金箔為裝飾)窄衫袖,穿珠帖領巾。百丈山頭日欲斜,三晡(5:00pm)未醉莫還家。池中水影懸勝鏡,屋裏衣香不如花。
    • 1:13:47 52.
  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  • 1:13:48 53.
      (二)、賦體:詩賦合流,駢儷加深詩賦合流:賦中夾雜使用五、七言詩句,讀來宛如雜言詩。此賦體應為庾信所創,以追求節奏之美。
    • 1:14:06 54.
  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  • 1:14:06 55.
   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……艷錦安天鹿(靈獸),新綾織鳳凰。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邊多解神(酬神)。樹下流杯客,沙頭度水人。鏤薄(鏤金箔為裝飾)窄衫袖,穿珠帖領巾。百丈山頭日欲斜,三晡(5:00pm)未醉莫還家。池中水影懸勝鏡,屋裏衣香不如花。
    • 1:14:07 56.
      三、駢文之全盛 (一)、定義1. 「駢」指兩馬並駕齊驅之意。2. 典型駢文通常包括幾個特點: 1). 對偶工整 2). 韻律和諧 3). 詞藻華麗 4). 典故繁多
    • 1:16:24 57.
      (二)、產生因素駢文之出現,與下列因素相關:1. 漢語單音孤立之文字,適合對稱有關。加上漢文語法寛鬆靈活,可以靈活轉換位置。2. 兩漢以來辭賦作者鋪采摛文、崇尚麗辭、講排偶的影響,以此作為表現作者才智的方式。3. 魏晉以來文學自覺之風興起,日益重視美文和用典隸事。
    • 1:19:16 58.
      (三)、駢文在南朝的發展及其後狀況1. 南朝駢文極盛,不但抒情、言志、應酬等文章慣用駢文,即使文學批評的重要作品如《文心雕龍》、《詩品》都採駢體文寫成。2. 重要作家:徐陵、庾信尤為一代宗匠。初唐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隣、駱賓王亦以駢文號稱初唐四傑。3. 駢文重視形式及采藻之美,在內容上較易趨於薄弱,故往往遭遇反對,反對者經常以「復古」為訴求,故於文學史中形成「駢文」與「古文」的對立和消長。
    • 1:22:27 59.
      〈北山移文〉 世有周子(周顒),雋俗之士, 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。然而學遁東魯,習隱南郭; 偶吹草堂,濫巾北岳;誘我松桂,欺我雲壑。雖假容於江皋,乃纓情於好爵。……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獨舉;青松落陰,白雲誰侶?澗戶摧絕無與歸,石逕荒涼徒延佇!至於還飆入幕,瀉霧出楹,蕙帳空兮夜鶴怨,山人去兮曉猿驚!昔聞投簪逸海岸,今見解蘭縛塵纓。於是南岳獻嘲,北壟騰笑,列壑爭譏,群峰竦誚。慨遊子之我欺,悲無人以赴弔。故其林慚無盡,澗愧不歇,秋桂遺風,春蘿罷月。……
    • 1:22:49 60.
  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  • 1:23:37 61.
      index 3
    • 1:27:05 62.
  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  • 1:31:12 63.
  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  • 1:33:53 64.
  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  • 1:35:13 65.
      Slide 43
    • 1:35:14 66.
  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  • 1:35:15 67.
  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  • 1:35:15 68.
  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  • 1:35:16 69.
      四、山水詩與山水文學
    • 1:35:45 70.
  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  • 1:35:56 71.
  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  • 1:36:28 72.
  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  • 1:36:47 73.
      Slide 43
    • 1:36:47 74.
      Slide 44
    • 1:36:50 75.
      Slide 43
    • 1:36:50 76.
  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  • 1:36:51 77.
      Slide 43
    • 1:37:13 78.
      Slide 44
    • 1:37:22 79.
      Slide 45
    • 1:37:24 80.
      Slide 44
    • 1:37:31 81.
      Slide 45
    • 1:37:47 82.
      五、詠物與宮體詩
    • 1:37:56 83.
      Slide 47
    • 1:38:42 84.
      (一)、齊梁文學的總體狀況1. 齊梁文壇狀況: 1). 此時已有文學獨立觀念,認為文學和政治教化無關。 2). 文風熾烈,文學集團蓬勃。 3). 追求唯美,重視藻麗和聲韻之美,詩歌體裁多樣,篇幅漸短 4). 題材上以詠物和宮體為主2. 山水詩的轉變期:此時期山水詩傾向於純粹描繪景物,與宋齊山水詩多興情悟理有別,景物以園林宴遊為主。3. 詠物詩和宮體詩為主要題材。
    • 1:42:21 85.
      4. 後人認為齊梁詩1). 隋.李諤〈上隋文帝革文華書〉:「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雲之狀。」2). 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:「至於梁、陳間,率不過嘲風雪,弄花草而己。」3). 明.胡應麟《詩藪》:「詩至於齊,性情既隱,聲色大開。」
    • 1:44:10 86.
      (二)、詠物詩1. 定義:吟詠描繪個別具體物件之詩,包括自然景物(風雲雨露、日月星辰、花草樹木、蟲魚鳥獸)和人造物件。2. 齊梁詠物詩一方面是山水詩的延伸,另一方面也是在梁陳時期遊宴賦詩的活動中更加促成的詩題。3. 特點: 1).窮形盡相 2).類型有二: a. 單純寫物,缺少寄託        b. 詠物寄意,抒詠情懷4. 和前代詠物作品相較,顯得格局小,氣質柔弱。
    • 1:49:02 87.
      (三)、宮體詩1. 名稱:梁簡文帝居東宮時,與其詞臣徐摛等所提倡而興起的詩風。2. 內容:以女子為題材的「艷情詩」,主要是描寫女子容貌、體態、情思,旁及宮閨環境,人與物都屬於男性所有。故宮體實為宋、齊詠物詩之一類或延伸。※漢魏以來女性題材的詩歌,重點在男女之間的情思,或表達感慨,但宮體詩對女子的情思寫得少,而重在寫女子容態,尤其是把女性作為觀賞愛悅和描繪的對象。
    • 1:52:56 88.
      3. 風格:「輕艷」 1). 輕:著重寫女性容貌和體態,內容缺乏 2). 艷:崇尚辭采、講究聲韻、追求新巧,用艷麗字句寫艷情的趣味
    • 1:54:12 89.
      4. 詩體不固定5. 受南方樂府民歌之影響。6. 流行時間:醞釀於宋、齊,全盛於梁、陳,隋、初唐亦流行。7. 宮體文學:旁及駢賦、駢文。
    • 1:55:24 90.
      8. 蕭綱〈詠內人晝眠〉 北窗聊就枕,南簷日未斜。 攀鉤落綺障,插捩舉琵琶。 夢笑開嬌靨,眠鬟壓落花。 簟文生玉腕,香汗浸紅紗。 夫婿恒相伴,莫誤是倡家。
    • 2:00:38 91.
      8. 蕭綱〈詠內人晝眠〉 北窗聊就枕,南簷日未斜。 攀鉤落綺障,插捩舉琵琶。 夢笑開嬌靨,眠鬟壓落花。 簟文生玉腕,香汗浸紅紗。 夫婿恒相伴,莫誤是倡家。
    • 2:00:39 92.
      梁.蕭衍〈白紵辭〉二首之一 朱絲玉柱羅象筵,飛琯(管)促節舞少年。 短歌流目未肯前,含笑一轉私自憐。陳.陳叔寶〈玉樹後庭花〉 麗宇芳林對高閣,新妝艷質本傾城。 映戶凝嬌乍不進,出帷含態笑相還。 妖姬臉似花含露,玉樹流光照後庭。
    • 2:01:33 93.
      六、吳歌與西曲1. 吳歌和西曲為東晉以來樂府民歌的主要部份,皆屬清商曲辭。2. 形式多以五言四句為主,內容全為男女戀情。形式影響南朝小詩之流行,內容影響梁代宮體詩之興起。
    • 2:01:35 94.
      梁.蕭衍〈白紵辭〉二首之一 朱絲玉柱羅象筵,飛琯(管)促節舞少年。 短歌流目未肯前,含笑一轉私自憐。陳.陳叔寶〈玉樹後庭花〉 麗宇芳林對高閣,新妝艷質本傾城。 映戶凝嬌乍不進,出帷含態笑相還。 妖姬臉似花含露,玉樹流光照後庭。
    • 2:01:38 95.
      ** after 第十一講 南朝文學.ppt
    • 2:02:27 96.
      三、阮籍(一)、生平:參課本 (二)、文學表現:阮旨遙深1. 今存詩均題名〈詠懷詩〉,有五言八十二首,四言十三首。2. 「詠懷」猶如「言志」、「述懷」,非針對某個別具體事件而寫,而是吟詠個人情懷。阮籍〈詠懷詩〉內容廣泛,非一時一地之作。不外刺譏時政,感嘆人生,歌頌老、 莊,嚮往仙界,即阮籍一生在險惡環境 中,經驗到的複雜情懷之總滙。
    • 2:03:31 97.
      7. 其論說文如〈養生論〉、〈聲無哀樂論〉、〈難自然好學論〉、〈管蔡論〉、〈明膽論〉等。皆議論犀利,邏輯嚴密,往往與舊說相反對,而且析理綿密,長於思辨,氣勢壯。
    • 2:03:32 98.
      ……煌煌靈芝,一年三秀。予獨何為,有志不就。懲難思復,心焉內疚。庶勗將來,無馨無臭。采薇山阿,散髮巖岫。永嘯長吟,頤性養壽。
    • 2:03:33 99.
      7. 其論說文如〈養生論〉、〈聲無哀樂論〉、〈難自然好學論〉、〈管蔡論〉、〈明膽論〉等。皆議論犀利,邏輯嚴密,往往與舊說相反對,而且析理綿密,長於思辨,氣勢壯。
    • 2:03:34 100.
      三、阮籍(一)、生平:參課本 (二)、文學表現:阮旨遙深1. 今存詩均題名〈詠懷詩〉,有五言八十二首,四言十三首。2. 「詠懷」猶如「言志」、「述懷」,非針對某個別具體事件而寫,而是吟詠個人情懷。阮籍〈詠懷詩〉內容廣泛,非一時一地之作。不外刺譏時政,感嘆人生,歌頌老、 莊,嚮往仙界,即阮籍一生在險惡環境 中,經驗到的複雜情懷之總滙。
    • 2:04:29 101.
      ** after 魏代文學.ppt
    • 2:04:44 102.
  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2. 「合叢殘小語」3. 「近取譬論」4. 「短書」
    • 2:05:04 103.
  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。2. 「合叢殘小語」:指內容,為零碎瑣屑言談的滙集,非宏篇大論或有組織的篇章。3. 「近取譬論」4. 「短書」
    • 2:05:06 104.
  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。2. 「合叢殘小語」:指內容,為零碎瑣屑言談的滙集,非宏篇大論或有組織的篇章。3. 「近取譬論」:指表現方式,是就近採取淺白易懂的故事為比喻,以闡述道理。4. 「短書」
    • 2:05:06 105.
      (一)、桓譚《新論》「若其小說家,合叢殘小語,近取譬論,以作短書,治身理家,有可觀之辭。」1. 注意到小說家之存在。2. 「合叢殘小語」:指內容,為零碎瑣屑言談的滙集,非宏篇大論或有組織的篇章。3. 「近取譬論」:指表現方式,是就近採取淺白易懂的故事為比喻,以闡述道理。4. 「短書」:指其非儒家經典,只須用規格短小的簡牘寫成。
    • 2:06:04 106.
      ** after 第十四講 魏晉南北朝小說.ppt
    • 2:07:09 107.
      ※附、「遊仙詩」
    • 2:07:36 108.
      3. 漢樂府亦有遊仙作品,如:〈長歌行〉 仙人騎白鹿,髮短耳何長!導我上太華,攬芝獲赤幢。來到主人門,奉藥一玉箱。主人服此藥,身體日康強。髮白復還黑,延年壽命長。〈古豔歌〉 今日樂相樂,相從步雲衢。天公出美酒, 河伯出鯉魚。青龍前鋪席,白虎持榼壼。南斗工鼓瑟,北斗吹笙竽。姮娥垂明璫,織女奉瑛琚。蒼霞揚東謳,清風流西歈。垂露成帷幄,奔星扶輪輿。
    • 2:07:37 109.
      4. 最早以「遊仙」命名詩篇者為曹植。5. 由於遊仙可以寄託人們對神仙的企慕和對長生的嚮往,可以透過想象,超越時空,抗拒死亡威脅,並幫助人們遊心塵外,得到自由,所以魏晉以來,此題材亦創作成風,曹氏父子、嵇康、阮籍、張華、何劭、郭璞、庾闡……皆有創作。6. 遊仙詩的正格是以抒寫企慕神仙長生、歌詠遨遊仙境的詩為主,郭璞變創,以遊仙為詠懷,則為變格。
    • 2:08:25 110.
      ※附、「玄言詩」 1. 定義:通過談玄說理論道,表達詩人對玄理之體悟者,亦即將抽象哲理加以「詩化」的結果。2. 與士人清談的風尚有很大的關聯,最初以《易》、《老》、《莊》「三玄」為主要內容,其後又加入佛理。3. 玄學清談重視精神的超越升華,認為宇宙本體是玄虛的道,四時運轉、萬物興衰是「道」的顯現,所以玄言詩多半以體察自然發端。故有時玄言詩不純粹以談玄為主,而擴大為透過隱逸遊仙、田園山水而引發玄遠之境,故與隱逸、遊仙、田園、山水之類題材的詩作有相關性。
    • 2:09:19 111.
      4. 發展時間:西晉中葉以後,永嘉年間,至東晉鼎盛。5. 特色: a. 以說老莊玄理為主,過江後雜入佛理。 b. 不追求詩的形象性,也不追求華麗勁健的風格,以表現理趣為主。辭意夷泰,往往理過其辭,淡乎寡味,或平淡典奧,似《道德論》。 c. 《詩》、《騷》的言志抒情傳統,慷慨多氣的建安風力,至此消失。6. 重要作家:孫綽、許詢、殷仲文、謝混等。7. 玄言詩以今日視之,雖較缺少文學性,但其拓展中國詩歌內容卻極有助益。
    • 2:10:20 112.
      Slide 72
    • 2:10:21 113.
      Slide 73
    • 2:10:21 114.
      孫綽〈答許詢詩〉九章之一 仰觀大造,俯覽時物。機過患生,吉凶相拂。智以利昏,識由情屈。野有寒枯,朝有炎鬱。失則震驚,得必充詘(詘,ㄑㄩ。得意忘形而失去操守 )。王羲之〈蘭亭詩〉 三春啟群品,寄暢在所因。仰視碧天際,俯瞰淥水濱。寥閬(ㄌㄤˋ,空曠)無涯觀,寓目理自陳。大矣造化功,萬殊莫不均。
    • 2:10:21 115.
      肆、義熙時期一、陶淵明
    • 2:10:25 116.
  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  • 2:10:27 117.
  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  • 2:10:28 118.
      Slide 78
    • 2:10:32 119.
      (二)、田園詩代表作家田園詩定義: a. 描述田園風光及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的詩篇。 b. 與隱逸詩、玄言詩皆同受老莊思想影響,但田園詩將隱居和體會哲理的空間,遷移至充滿人間活動的田園農村,將抽象的玄理融化到田園情趣和個人的抒情述懷之中。
    • 2:10:32 120.
      2. 陶淵明田園詩典型風格: a. 主題:描述田園風光、田園生活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 b. 藝術風格及情境:  語言──樸實自然,不重雕飾  語境──含蓄渾融,淡而有味  心靈境界──從矛盾而調和徹悟之心靈,象徵生命之無限豐富與充實。3. 開拓隱逸詩的新境界──隱於人世,不必反社會。4. 陶淵明開創的田園詩,至盛唐成為一個重要的流派。
    • 2:10:34 121.
      ** after 第十講 兩晉文學.ppt
    • 2:11:03 122.
      2). 「絕句」名稱確定於南北朝時代文人的聯句活動,這種活動接近後代文人間的互相唱和,當時的聯句多半使用五言,通常每個人各詠四句,完成後集在一起,所以稱為「聯句」或「連句」,如果只有自己做的五言四句,沒有聯句的活動,或者有唱無和,這樣的單首五言四句詩叫做「斷句」或「絕句」。 聯句舉例。南朝宋謝晦兵敗被殺,謝世基臨死為聯句詩: 謝世基作:「偉哉橫海鱗,壯矣垂天翼。一旦失風水, 翻為螻蟻食。」 謝晦續之曰:「功遂侔昔人,保退無智力。既涉太行險,斯路信難陟。」
    • 2:11:51 123.
      3). 南朝時,文人模仿當時流行的民間樂府「吳歌」和「西曲」,此體遂流行。4. 七言四句:宋.湯惠休〈秋思引〉首開風氣,後亦漸有製作,然數量不及五言者。 湯惠休〈秋思引〉: 秋寒依依風過河,白露蕭蕭洞庭波。 思君末光光已滅,眇眇悲望如思何!
    • 2:11:56 124.
      (二)、賦體:詩賦合流,駢儷加深詩賦合流:賦中夾雜使用五、七言詩句,讀來宛如雜言詩。此賦體應為庾信所創,以追求節奏之美。
    • 2:11:59 125.
      庾信:〈春賦〉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(漢武帝宮殿)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開上林而競入,擁河橋而爭渡。    出麗華之金屋,下飛燕之蘭宮。釵朵多而訝重,髻鬟高而畏風,眉將柳而爭綠,面共桃而競紅。影來池裡,花落衫中。苔始綠而藏魚,麥才青而覆雉。吹簫弄玉之台,鳴珮凌波之水。移戚裡而家富,入新豐而酒美。石榴聊泛,蒲桃醱醅。芙蓉玉碗,蓮子金盃,新芽竹筍,細核楊梅。綠珠捧琴至,文君送酒來。  玉管初調,鳴弦暫撫,《陽春》、《淥水
    • 2:11:59 126.
      宜春苑中春已歸,披香殿裏作春衣。新年鳥聲千種囀,二月楊花滿路飛。河陽一縣並是花,金谷從來滿園樹。一叢香草足礙人,數尺遊絲即橫路。……艷錦安天鹿(靈獸),新綾織鳳凰。三日曲水向河津,日晚河邊多解神(酬神)。樹下流杯客,沙頭度水人。鏤薄(鏤金箔為裝飾)窄衫袖,穿珠帖領巾。百丈山頭日欲斜,三晡(5:00pm)未醉莫還家。池中水影懸勝鏡,屋裏衣香不如花。
    • 2:12:00 127.
      三、駢文之全盛 (一)、定義1. 「駢」指兩馬並駕齊驅之意。2. 典型駢文通常包括幾個特點: 1). 對偶工整 2). 韻律和諧 3). 詞藻華麗 4). 典故繁多
    • 2:12:16 128.
      (二)、產生因素駢文之出現,與下列因素相關:1. 漢語單音孤立之文字,適合對稱有關。加上漢文語法寛鬆靈活,可以靈活轉換位置。2. 兩漢以來辭賦作者鋪采摛文、崇尚麗辭、講排偶的影響,以此作為表現作者才智的方式。3. 魏晉以來文學自覺之風興起,日益重視美文和用典隸事。
    • 2:12:17 129.
      (三)、駢文在南朝的發展及其後狀況1. 南朝駢文極盛,不但抒情、言志、應酬等文章慣用駢文,即使文學批評的重要作品如《文心雕龍》、《詩品》都採駢體文寫成。2. 重要作家:徐陵、庾信尤為一代宗匠。初唐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隣、駱賓王亦以駢文號稱初唐四傑。3. 駢文重視形式及采藻之美,在內容上較易趨於薄弱,故往往遭遇反對,反對者經常以「復古」為訴求,故於文學史中形成「駢文」與「古文」的對立和消長。
    • 2:12:18 130.
      〈北山移文〉 世有周子(周顒),雋俗之士, 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。然而學遁東魯,習隱南郭; 偶吹草堂,濫巾北岳;誘我松桂,欺我雲壑。雖假容於江皋,乃纓情於好爵。……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獨舉;青松落陰,白雲誰侶?澗戶摧絕無與歸,石逕荒涼徒延佇!至於還飆入幕,瀉霧出楹,蕙帳空兮夜鶴怨,山人去兮曉猿驚!昔聞投簪逸海岸,今見解蘭縛塵纓。於是南岳獻嘲,北壟騰笑,列壑爭譏,群峰竦誚。慨遊子之我欺,悲無人以赴弔。故其林慚無盡,澗愧不歇,秋桂遺風,春蘿罷月。……
    • 2:12:19 131.
  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  • 2:12:19 132.
  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  • 2:12:20 133.
  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  • 2:12:20 134.
  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  • 2:12:21 135.
      〈玉臺新詠序〉 既而椒宮宛轉,柘館陰岑,絳鶴晨嚴,銅蠡晝靜。三星未夕,不事懷衾;五日猶賒,誰能理曲。優游少託,寂寞多閑。厭長樂之疎鐘,勞中宮之緩箭。纎腰無力,怯南陽之搗衣。生長深宮,笑扶風之織錦。雖復投壺玉女,為觀盡於百嬌;爭博齊姬,心賞窮於六箸。無怡神於暇景,惟屬意於新詩。庶得代彼皋蘇,蠲茲愁疾。但往世名篇,當今巧製,分諸麟閣,散在鴻都。不藉篇章,無由披覽。於是燃脂暝寫,弄筆晨書,撰錄豔歌,凡為十卷。
    • 2:12:21 136.
      四、山水詩與山水文學
    • 2:12:46 137.
      (二)、產生原因:
    • 2:12:49 138.
      (三)、興起、發展與特色
    • 2:13:01 139.
      4. 代表作家:劉宋.謝靈運,永明詩人謝朓。5. 當時詩人多注意欣賞山水,賦、書信皆有大量山水作品,酈道元《水經注》亦含有甚多山水小品,山水文學一時成風。
    • 2:13:05 140.
      Slide 43
    • 2:13:05 141.
      Slide 44
    • 2:13:06 142.
      Slide 45
    • 2:13:06 143.
      五、詠物與宮體詩
    • 2:13:07 144.
      Slide 47
    • 2:13:08 145.
      (一)、齊梁文學的總體狀況1. 齊梁文壇狀況: 1). 此時已有文學獨立觀念,認為文學和政治教化無關。 2). 文風熾烈,文學集團蓬勃。 3). 追求唯美,重視藻麗和聲韻之美,詩歌體裁多樣,篇幅漸短 4). 題材上以詠物和宮體為主2. 山水詩的轉變期:此時期山水詩傾向於純粹描繪景物,與宋齊山水詩多興情悟理有別,景物以園林宴遊為主。3. 詠物詩和宮體詩為主要題材。
    • 2:13:09 146.
      4. 後人認為齊梁詩1). 隋.李諤〈上隋文帝革文華書〉:「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雲之狀。」2). 白居易〈與元九書〉:「至於梁、陳間,率不過嘲風雪,弄花草而己。」3). 明.胡應麟《詩藪》:「詩至於齊,性情既隱,聲色大開。」
    • 2:13:10 147.
      (二)、詠物詩1. 定義:吟詠描繪個別具體物件之詩,包括自然景物(風雲雨露、日月星辰、花草樹木、蟲魚鳥獸)和人造物件。2. 齊梁詠物詩一方面是山水詩的延伸,另一方面也是在梁陳時期遊宴賦詩的活動中更加促成的詩題。3. 特點: 1).窮形盡相 2).類型有二: a. 單純寫物,缺少寄託        b. 詠物寄意,抒詠情懷4. 和前代詠物作品相較,顯得格局小,氣質柔弱。
    • 2:13:52 148.
      (三)、宮體詩1. 名稱:梁簡文帝居東宮時,與其詞臣徐摛等所提倡而興起的詩風。2. 內容:以女子為題材的「艷情詩」,主要是描寫女子容貌、體態、情思,旁及宮閨環境,人與物都屬於男性所有。故宮體實為宋、齊詠物詩之一類或延伸。※漢魏以來女性題材的詩歌,重點在男女之間的情思,或表達感慨,但宮體詩對女子的情思寫得少,而重在寫女子容態,尤其是把女性作為觀賞愛悅和描繪的對象。
    • 2:14:38 149.
      3. 風格:「輕艷」 1). 輕:著重寫女性容貌和體態,內容缺乏 2). 艷:崇尚辭采、講究聲韻、追求新巧,用艷麗字句寫艷情的趣味
    • 2:14:46 150.
      4. 詩體不固定5. 受南方樂府民歌之影響。6. 流行時間:醞釀於宋、齊,全盛於梁、陳,隋、初唐亦流行。7. 宮體文學:旁及駢賦、駢文。
    • 2:15:01 151.
      3. 風格:「輕艷」 1). 輕:著重寫女性容貌和體態,內容缺乏 2). 艷:崇尚辭采、講究聲韻、追求新巧,用艷麗字句寫艷情的趣味
    • 2:15:05 152.
      ** after 第十一講 南朝文學.ppt
    • 2:15:39 153.
      (二)、田園詩代表作家田園詩定義: a. 描述田園風光及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的詩篇。 b. 與隱逸詩、玄言詩皆同受老莊思想影響,但田園詩將隱居和體會哲理的空間,遷移至充滿人間活動的田園農村,將抽象的玄理融化到田園情趣和個人的抒情述懷之中。
    • 2:15:40 154.
      Slide 78
    • 2:15:41 155.
  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  • 2:15:41 156.
  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  • 2:15:42 157.
  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  • 2:15:43 158.
  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  • 2:15:44 159.
      肆、義熙時期一、陶淵明
    • 2:15:44 160.
      (一)、生平1. 隱逸者,隱逸詩人,田園詩人。2. 晉安帝義熙元年,陶淵明以「我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為由,辭彭澤令,賦〈歸去來辭〉歸隱。其歸隱原因,歷來頗多揣測。a. 「不能為五斗米,折腰向鄉里小人」:或為託辭。b. 妹喪。〈歸去來辭.序〉曰: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」c. 忠義說,忠於晉,恥居易代。 《宋書.陶淵明傳》: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。自(宋)高祖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」d. 久居樊籠,欲返自然。
    • 2:15:45 161.
      3. 其生活及詩歌大致分為前後二期,以晉安帝義熙元年為界。 a. 前期少壯,甚有豪氣,原有用世之志,其後為生活所逼,一再出仕,然而官卑職小,時仕時隱,心中充滿矛盾。前期作品質量及意境較後期為遜,以表現玄意或自然中的個人玄想為主,語境恬淡,可見當時玄言詩風的影響。
    • 2:15:46 162.
      Slide 78
    • 2:15:53 163.
      (二)、田園詩代表作家田園詩定義: a. 描述田園風光及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的詩篇。 b. 與隱逸詩、玄言詩皆同受老莊思想影響,但田園詩將隱居和體會哲理的空間,遷移至充滿人間活動的田園農村,將抽象的玄理融化到田園情趣和個人的抒情述懷之中。
    • 2:15:56 164.
      2. 陶淵明田園詩典型風格: a. 主題:描述田園風光、田園生活情趣,抒發躬耕隱士懷抱 b. 藝術風格及情境:  語言──樸實自然,不重雕飾  語境──含蓄渾融,淡而有味  心靈境界──從矛盾而調和徹悟之心靈,象徵生命之無限豐富與充實。3. 開拓隱逸詩的新境界──隱於人世,不必反社會。4. 陶淵明開創的田園詩,至盛唐成為一個重要的流派。
    • 2:16:27 165.
      5. 作品舉例:〈飲酒〉二十首之五 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; 問君何能爾,心遠地自偏。 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; 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 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    • 2:16:28 166.
      〈讀山海經〉十三首之一 孟夏草木長,遶屋樹扶疏。 眾鳥欣有託,吾亦愛吾廬。 既耕亦已種,時還讀我書。 窮巷隔深轍,頗迴故人車。 歡然酌春酒,摘我園中蔬。 微雨從東來,好風與之俱。 泛覽周王傳,流觀山海圖。 俯仰終宇宙,不樂復何如。
    • 2:16:28 167.
      《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》 人生歸有道,衣食固其端。孰是都不營,而以求自安。開春理常業,歲功聊可觀。晨出肆微勤,日入負耒還。山中饒霜露,風氣亦先寒。田家豈不苦,弗獲辭此難。四體誠乃疲,庶無異患(異常禍患)干(犯)。盥濯息簷下,斗酒散襟顏。遙遙沮溺心,千載乃相關。但願常如此,躬耕非所歎。註:沮溺:長沮、桀溺,古躬耕隱士。見《論語.微子》
    • 2:16:29 168.
      長沮桀溺耦而耕。孔子過之,使子路問津焉。長沮曰:「夫執輿者為誰?」子路曰:「為孔丘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與?」曰:「也。」曰:「是知津矣!」問於桀溺,桀溺曰:「子為誰?」曰:「為仲由。」曰:「是魯孔丘之徒與?」對曰:「然。」曰:「滔滔者,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哉?」耰而不輟。子路行以告,夫子憮然曰:「鳥獸不可與同群!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?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
    • 2:16:29 169.
      (三)、辭賦、文 重要作品:〈歸去來辭〉〈桃花源記〉〈閒情賦〉
    • 2:16:29 170.
      (四)、接受狀況1.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華麗詞藻,主要視陶淵明為高潔的隱士,為具有道德之人。2. 唐宋時期,兼美淵明人德詩品,陶詩評價臻至高峰,尤其宋代為最。出現大量詠陶、慕陶、效陶之作,此後的文學史中,陶淵明的文學地位一直未衰。
    • 2:16:51 171.
      魏晉南北朝接受情形
    • 2:17:31 172.
      e. 《詩品》列陶入「中品」,雖為後人詬病,不過其評語很恰當,甚至超過其他中品詩家,甚至上品詩人的品評,其評語如下:   「其源出於應璩,又協左思風力。文體省淨,殆無長語。篤意真古,辭興婉愜。每觀其文,想其人德。世嘆其質直。至如『歡言酌春酒』,『日暮天無雲』,風華清靡,豈直為田家語耶?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。」   可見鍾嶸相當推崇淵明,只是一方面受限於時代文學風尚,一方面又因應璩在中品,詩品無源下流上之例,故陶詩亦不得超過中品。
    • 2:17:41 173.
      f. 蕭統肯定陶詩,不但為陶淵明立傳,並多方蒐求流傳的陶淵明作品,為之編《陶淵明集》,並作序,《文選》中亦收錄部份陶詩。
    • 2:18:03 174.
      Slide 90
    • 2:18:06 175.
      f. 蕭統肯定陶詩,不但為陶淵明立傳,並多方蒐求流傳的陶淵明作品,為之編《陶淵明集》,並作序,《文選》中亦收錄部份陶詩。
    • 2:18:06 176.
      e. 《詩品》列陶入「中品」,雖為後人詬病,不過其評語很恰當,甚至超過其他中品詩家,甚至上品詩人的品評,其評語如下:   「其源出於應璩,又協左思風力。文體省淨,殆無長語。篤意真古,辭興婉愜。每觀其文,想其人德。世嘆其質直。至如『歡言酌春酒』,『日暮天無雲』,風華清靡,豈直為田家語耶?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。」   可見鍾嶸相當推崇淵明,只是一方面受限於時代文學風尚,一方面又因應璩在中品,詩品無源下流上之例,故陶詩亦不得超過中品。
    • 2:18:07 177.
      魏晉南北朝接受情形
    • 2:18:08 178.
      (四)、接受狀況1.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華麗詞藻,主要視陶淵明為高潔的隱士,為具有道德之人。2. 唐宋時期,兼美淵明人德詩品,陶詩評價臻至高峰,尤其宋代為最。出現大量詠陶、慕陶、效陶之作,此後的文學史中,陶淵明的文學地位一直未衰。
    • 2:19:40 179.
      ** after 第十講 兩晉文學.ppt
    位置
    資料夾名稱
    陳恬儀
    發表人
    陳恬儀
    單位
    powercam.fju.edu.tw (root)
    建立
    2023-04-10 21:29:00
    最近修訂
    2023-04-10 22:54:53
    長度
    2:19:52
    更多